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平等] 平等乞食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7-23 09:39:56
佛陀成道后,一日所作,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的生活。自受用,就是在禅定中享受法喜安乐;他受用,就是在僧团课徒教众,行脚弘化。尤其借着托钵乞食,接近人群,弘法利生,所以《金刚经》一开头就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所谓「次第乞已」,指的是不分贫富贵贱,依序一家一家沿门托钵。不过,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苦行色彩浓厚的大迦叶尊者,他从不到

  佛陀成道后,一日所作,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的生活。自受用,就是在禅定中享受法喜安乐;他受用,就是在僧团课徒教众,行脚弘化。尤其借着托钵乞食,接近人群,弘法利生,所以《金刚经》一开头就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所谓「次第乞已」,指的是不分贫富贵贱,依序一家一家沿门托钵。不过,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苦行色彩浓厚的大迦叶尊者,他从不到富有人家托钵受供,因为他认为富贵是由于过去世懂得布施种福田所招感的果报,既然今生已经这么富有了,何必再去锦上添花呢?因此他宁可到贫穷人家去托钵,做穷人的福田,所以一直是「乞贫不乞富」。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正好相反,他觉得贫苦人家连自己的三餐都难以温饱,何忍再去增加他们的困境,而富有人家布施少许财物却一点也不为难,所以他是「乞富不乞贫」。

\

  他们这种极端的行径被佛陀知道了,有一天佛陀特别召集大众开示道:「乞贫乞富,都是心不均平,佛法应该建立在平等之上,尽管世间充满了差别对待,但是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平等法中,在平等法里才能自受用、他受用。」

\

  「心不均平」正是今日社会纷争的原因,因为人一旦有了比较心,就会有计较,有了计较,纷争于焉产生。一般人都要求别人给他公平的待遇,事实上,世间没有真正的公平,因为虽然理上佛性平等,但在事上却有因果差别,我们每个人从过去到现在所造的业不同,每个人的福德因缘都不一样,自然境遇果报也不尽相同,因此世界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能公平的,只有靠我们的心去制造平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自然能超越世间的差别对待,人与人之间自然和合无诤。所以《六祖坛经》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成语名称以狸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