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无量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1-12 09:30:04
佛陀立一大藏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约功用言,三者各有其用,如《成实论》说:“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约先后言,三者次第相生,如《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小乘佛法,声闻修学四谛,缘觉修学十二因缘。大乘佛法,菩萨修学六度。小乘三学,大乘六度,无不以“增上定学──禅波罗密”为中心。《大品经》曰:“菩萨从初以来,住禅波罗密中,具足修一切

佛陀立一大藏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约功用言,三者各有其用,如《成实论》说:“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约先后言,三者次第相生,如《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小乘佛法,声闻修学四谛,缘觉修学十二因缘。大乘佛法,菩萨修学六度。小乘三学,大乘六度,无不以“增上定学──禅波罗密”为中心。《大品经》曰:“菩萨从初以来,住禅波罗密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场,成一切种智,起转法轮,是名菩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天台二祖慧思禅师《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曰:“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定生。”东密龙猛菩萨造《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说三摩地法,于诸教中,阙而不书。”藏密宗喀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略论》曰:“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摄。”所以华严五祖宗密圭峰大师断言:“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可见小乘之增上三学,大乘之六波罗密多,显教之明心见性,密教之即身成佛,般若乘之行愿,金刚乘之修法,均修持禅定。盖佛法之根本在般若,而般若之证得则在禅定也。所谓佛学,实质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所谓学佛,就是持戒、修定、证慧。由持戒而生定,由修定而证慧,由证慧而成佛。

\

戒——止恶修善——律藏所诠——依戒而资定

定——息虑静缘——经藏所诠——依定而发慧

慧——破惑证真——论藏所诠——依慧而成佛

\

戒为修定之基础,慧为修定之成果。故三无漏学中,定法实为戒慧二法之中心,亦为全部佛法修证之基础。盖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用通明,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摄。所以佛教,无论大小乘、显密教、性相宗、渐修顿悟、易行难行、自力他力,无不归宗三学,而三学亦无不融摄各宗。一切法门均须从般若上起修,一切修持均须从禅定上求证。佛法之真理即为般若,修持之方法便是禅定。三学终极,自然圆融,即戒即定即慧,无一法而非戒,无一法而非定,无一法而非慧。此三学圆融与圆融三学之妙行,即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之行证也。然亦须次第修行而入圆融,以圆融观照从次第修行也。(信息来源:摘自《禅刊》)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