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心若至诚,法法皆灵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25:46
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心缘纷纷,何能解脱?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
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心缘纷纷,何能解脱?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

\

法不灵,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

\

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心中无主,专欲以效验人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随自意三昧,乃从凡至圣通途修法。其初发心菩萨,虽该摄一切凡夫,实则乃是三心圆发三德圆证之圆初住菩萨(约别教则是初地),以正因理心发,证法身德。了因慧心发,证般若德。缘因善心发,证解脱德。故能于十方世界,现十法界身,普应群机,上求下化。汝将初发心即凡夫之初发心修行者而已乎?  汝见金轮所示悟二空法证实相理,便踊跃欢喜,即欲担荷。光恐汝着魔,故详示其身份,令汝了然无惑。悟二空法,证实相理,正此初发心菩萨之身分耳。其书中所示之法,凡夫皆可依之而修。其所示之身分,且莫说凡夫,声闻缘觉具大神通,尚不能彀,何况凡夫?其书另刻出时,当谛视之:于无所住生心一,不住法而行布施二,三轮体空三,一道清净之义四(此四方乃佛法纲要,看经修行者宜知之),大有发明。光欲取此义为颂揭出,令阅者得其纲要,己与蔚如言之。而人事丛沓,力不暇及,且待来年《十往生经》,乃《观经》初首三种净业之流,刻以传世,亦无不可,已与蔚如言之。而其错字等未暇标示,当将原经寄去。古字虽不错,亦不宜用。至言观身不观一切,唯观无缘。无缘者,即随自意三昧谓空无所有性。既无所有,故无从用其攀缘。若不从根本上一刀两断,则心缘纷纷,何能解脱?此数语简略之极,而意义宏深。祈与蔚如言之。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