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28:21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佛陀时代,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静坐,有一个人愁眉苦脸地长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开示。不久,佛陀睁开眼来,问道:你有什么事?尽管问吧。  佛陀说道:你的父亲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说的故事转述给他听,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是什么故事,请佛陀开示。于是佛陀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愚人在旷野走了好几天,滴水未进,口渴得两眼昏花,浑身发热,沿途寻找水源,总不可得。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

  佛陀时代,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静坐,有一个人愁眉苦脸地长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开示。不久,佛陀睁开眼来,问道:你有什么事?尽管问吧。

\

  来人答到:佛陀!我信了佛教以后,我的父亲非常不赞成。他认为佛教的戒律太广泛、太严格,哪能全部受持,不如不学好了。他这样强词夺理地坚持着自己的见解,我费尽唇舌,他还是不能接受。我怕他将累劫流转生死,堕落恶道受苦,所以祈求佛陀度化我的父亲。

\

  佛陀说道:你的父亲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说的故事转述给他听,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是什么故事,请佛陀开示。

于是佛陀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愚人在旷野走了好几天,滴水未进,口渴得两眼昏花,浑身发热,沿途寻找水源,总不可得。

  忽然,他看到远处有一条河,河水清洁明净。然而,他呆立了半天,却不想前去取水喝。

  这时候,同路的行人觉得纳闷,就上前问道:你不是口渴吗?为什么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

  愚人拉开嘶哑的喉咙答道:你有所不知,这么多的水,我喝得完吗?我怕我的肚子装不下这么多水,所以干脆不喝算了。

  路人听了,不禁摇头叹息:真是无知的人,多么可怜呀!

  听了这则故事以后,青年马上回家告诉父亲。父亲听了恍然大悟,于是便与儿子一起学佛向道。

  这则故事像极了我们平时的许多在家学佛之人,许多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质,虽然自己也渴望修行,但感觉佛教戒律很严格,不确定自己在日后是否能坚守戒律的约束,而放弃受戒;或者不断定自己是否能够全部受持,而索性舍弃一条也不受,因而导致自己仍旧流转生死,沉溺六道。岂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就是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条,也将会成为最终成就的因缘。这就像人走路,我们向前走三步,而后又向后退两步,最终我们还是比原点向前迈进了一步。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解渴;佛法无边,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