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弥陀的呼唤 二、愿生弥陀净土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23 09:28:09
二、愿生弥陀净土学佛之人,其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跟一般世俗人是完全相反的,苦乐祸福不以世俗现况论,而以能闻佛法依教奉行论,佛陀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应该细细思惟:此生庆幸,得难得之人身,若不得人身,现在已堕三恶道,三恶道之苦,苦不可言,比人间任何苦超过千百万亿倍,所以人生再怎么样地苦,若能想想三恶道,则此苦不苦,反而深觉庆喜,幸得人身,不然就在三恶道了。又

二、愿生弥陀净土

学佛之人,其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跟一般世俗人是完全相反的,苦乐祸福不以世俗现况论,而以能闻佛法依教奉行论,佛陀说: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应该细细思惟:此生庆幸,得难得之人身,若不得人身,现在已堕三恶道,三恶道之苦,苦不可言,比人间任何苦超过千百万亿倍,所以人生再怎么样地苦,若能想想三恶道,则此苦不苦,反而深觉庆喜,幸得人身,不然就在三恶道了。

又,同样幸得人身,地球上有近六十亿的人口,单单大陆就有十几亿;然而学佛者有几人?可说寥寥无几,而我何幸得闻佛法,得遇本愿,成为极乐圣众之一,旷劫以来造罪造业受苦受难的生死轮回,很高兴难得地今生终于划下了休止符,次生之后,便是光寿无量的佛身,得永恒的生命,自在的身心,于宇宙间自由来往,广度历劫怨亲并及一切众生 。……

人生本质就是苦,故佛陀常言「人生是苦」,同时苦也是入道的因缘,故佛陀初转*轮时第一句便说「苦集灭道」,因为三界是火宅,六道皆苦海,茫茫苦海中,能知苦厌苦则能入道,能欣慕极乐便能往生。善导大师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极乐常居。」人生如电光石火之短暂,而未来世却是无穷无尽的漫长,能假藉短短几十年之苦而出无穷无尽之轮回,何幸如之!……

信本愿之人,大安心大满足,是世上第一幸福者,黑暗的人生变成彩色的人生,痛苦的人生变成法喜的人生。

古德云:

\

乘大悲愿船浮光明广海至德风静众祸波转

\

又说:

罪障成为功德体依然冰与水之间冰若多时水亦多罪障多时功德多

黑暗转为光明,苦冰成为法水。又,「欣则净土常居」,欣即是信,信心之人已居净土,既居净土,便能转苦成乐,心多欢喜。……

--节录自《慧净法师书信集》十八:人生世上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语名称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