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宣化上人:为什么佛说法要放光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5 09:29:28
佛放光是为照破众生的无明。 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开示 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为令众生快点觉悟。佛在最后说《涅盘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是如如,来也是如如;去也是到智慧光明藏去,回来也还是回到智慧光明藏里来。可是众生只知道去,不知道回来,所谓「能放不能收」,这也就是指我们的妄想而言。你放出去,然后要能收拾回来。你如果只能放光,不能收光,不能来去自如,这就是没有
佛放光是为照破众生的无明。 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开示 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为令众生快点觉悟。佛在最后说《涅盘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是如如,来也是如如;去也是到智慧光明藏去,回来也还是回到智慧光明藏里来。可是众生只知道去,不知道回来,所谓「能放不能收」,这也就是指我们的妄想而言。你放出去,然后要能收拾回来。你如果只能放光,不能收光,不能来去自如,这就是没有活学活用。要能放能收,能大能小,能有能无,

\

无所不能,随心如意,自在无碍。

\

佛放光是不是给人看呢?不是的。给人看见光做什么?像我们凡人要做广告吗?要显一显自己的特长叫人知道吗?不是这么回事的。佛放光是为照破众生的无明,哪一位众生在法会上经过佛光一照,所谓「佛光普照」,「雨露均沾」,这时一切众生都得到佛光加被,把成佛的因种下了,将来一定会成佛。佛放光无非想叫众生成佛,想要众生业尽情空,令众生生起觉悟之心,具足大智慧,不要一天到晚那么愚痴,没有智慧,在苦海中转来转去。所以佛最后用光来照参加法会的众生,令他们将来成佛有份,然后又把光收回去,收回到佛的本体去了。这也就是要人韬光晦迹,光芒不要露得太显著了。人如果光芒显露得太显著,是愚痴的行为。那么故意把光藏起来就是有智慧了吗?这也不是。应该用的时候才用,不应该用的时候不用。比如有钱乱用,钱也会用完,所以你如果穷一点,但只用一点钱,也可以用很久。 为什么人要韬光晦迹,这可以用蜡烛做比喻,蜡烛能放光明,但是若常常点,也会油尽烛枯。若等到用时才点,不用时不点,就可以用得很久。人的智慧光明也是如此,佛可以天天时时放光,为什么放出去又收回来呢?这教人知进知退,知动知静,知因知止,能知足则常足,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若知道不应该做的就不做,这就是知止,如果能这样,就可以说是懂佛光了。如果不能这样,就成了蚂蚁吃西瓜,尽在皮外转,觉得有了甜味,但总是吃不到。这种道理,各位可想而知。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