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如何修止观?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28:05
师父,阿弥陀佛,弟子刚上过止的禅修课,其中有无所缘及有所缘的修法,而有所缘的禅修有一项则为念头的禅修,仁波切教导只要保持觉知及放松,在日常生活中可随境界不同,做各种的禅修转换,只要保持觉知即达到止的禅修,而念佛法门是有所缘禅修之一,如此该如何选择入门达到止的禅修,或是如仁波切所教念头,声音种种方式,契入随自己的所处,当下境界而改变呢,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师父,阿弥陀佛,弟子刚上过止的禅修课,其中有无所缘及有所缘的修法,而有所缘的禅修有一项则为念头的禅修,仁波切教导只要保持觉知及放松,在日常生活中可随境界不同,做各种的禅修转换,只要保持觉知即达到止的禅修,而念佛法门是有所缘禅修之一,如此该如何选择入门达到止的禅修,或是如仁波切所教念头,声音种种方式,契入随自己的所处,当下境界而改变呢,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

明证法师开示:所谓止,止息妄念,所谓观,观察正念,我们念佛观察佛号,观察佛号这个念是正念,由于全神贯注观察佛号 ,所以,其他的念头不起来了,就达到了止的目的,止和观是在一起的,并不没有分开,往往都是用观的方法达到止的目的,你在集中力量念佛的时候你的贪瞋痴还在吗?所以,可以熄灭贪瞋痴,因此叫做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只是一个定,就可以伏住烦恼,不能消灭,但当下烦恼就不会现起,所以说这一句佛号非常有力量,所谓像一颗清水珠,清水珠入水,水不得不清,非常有力量,问题是你肯不肯念,随处境界,然后进行观察,这是另外一种方法,因为他会,随缘遇到不同境界的时候,立刻进行观察,而观察佛号是不管任何境界,都只攀缘一句佛号,法门不太一样,并不是说,其他的就不观察,光是止,不是的,必须作观,然后才能达到止的目的,随境界不用止只要保持觉知,觉知是什么,觉知就是观,并不是没有观,由于有观,才能达到止的目的,这是肯定的,不过不是针对一个境界,而是随缘遇到不同的境界,进行观察,止和观这两个法门,是贯彻修行始终的法门,任何修行不会离开止和观,止就奢摩陀,观就是毗婆舍那,止观双运就叫禅,这是在修定的上面说的禅,而不是禅宗的禅,由于止观法门贯穿修行的始终,所以,不是止偏重一点,就是观偏重一点,要不然就是均衡,就是这样,全部止息的时候不作观,那就是定的境界,在定境当中,如果把这个定力,在做事的时候用起来,那就又是观,所以,六祖大师说,定和慧要等持,当你止的时候是以定为主,并不是说慧没有了,慧呢比较安静的状态,当你用慧的时候,定力就显在慧上,慧起作用的时候并不是说定就没有了,六祖说得非常辨正。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五代...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