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27:51
问: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句的解释,用钱财布施属色尘,法布施属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尘,众生受难去救是无畏施,还是离不开六尘。不论是行财、法、无畏施,都离不开六尘的境界。那么要如何能够远离六尘而行布施?离了六尘又如何而能行布施? 烦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如何是‘不住相布施’呢?就是要达到&lsqu

问: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句的解释,用钱财布施属色尘,法布施属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尘,众生受难去救是无畏施,还是离不开六尘。不论是行财、法、无畏施,都离不开六尘的境界。那么要如何能够远离六尘而行布施?离了六尘又如何而能行布施? 烦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

中台禅寺答:布施是一种善法,行善法能断烦恼,能增长功德、福报。但是更进一步,我们还要了解,福报功德总有用完的一天,所以做了善法还要不执着善法,这样知道善法也是空性,也就是‘不住相布施’,才是真正永恒不灭的功德。

\

如何是‘不住相布施’呢?就是要达到‘三轮体空’,不执着‘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了达这三者都是空性,就是‘不住’。第一没有能施的人,人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及受、想、行、识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在布施。第二 同样的也没有一个真正在接受布施的人。第三,没有所布施的东西,因为布施的东西,不外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些也都是四大等因缘和合而成,都是幻化不实,了不可得,没有永恒不变的实性。所以布施不要住在这三者上面,住在这三者上面就是执着。

不住,不是用‘身不住’,而是用‘心不住’;心了达六尘都是空性就是不住,众生不知道六尘都是空性,所以在住在六尘上执着造业,而菩萨知道六尘都是幻化不实的,因此反过来运用六尘行布施,来广度众生,用六尘来接引不同的人来修行学佛,但是心不会住在六尘的境界上。

所以并非以身来远离六尘,离了六尘、离了众生就无法布施了,但是也不能执着六尘,行善之后,心当中了无挂碍,才是真正的不住。 所以行布施时,能知道诸法都是空性,‘修一善法不执着一切善法’,非身不住,而是心不住,这就是真正的不住。

末祝愿您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广修布施,不住一法而成就无上佛道。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