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四】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6 09:26:12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四】

\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阿难对如来说:世尊,我也曾听到如来与文殊菩萨等人谈论到实相问题。那时世尊也说,心既不在内也不在外。就像我所想的,心在内不能有所见,心在外,又不能与我相干,由于在内无所谓认知.,所以心不会在内。由于身体和心能相知相识,所以心在外也是不对的。由心和身,内和外能够相知,那么,它是处在内与外的中间吧?如来说:你说心在内外的中间吧?在中间则不会迷惑,应当确有一个地方。但是,你指出中间,这中间又在哪里?中间是在它在的地方呢?还是就在身上?如果就在身上,那它在身体表面上,就不能说它是在中间。如果它在身体的中间,就同在内一样,也不是在中间。如果有所在之处,那就应当能标示出来,如果在无所标示的地方,那就等于没有这个地方。此时,即使有标示,这标示也是无固定场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像人就是一个标示,这标示是中的时候,如果从东面看他,他则处在西面,从南面看他,他则处在北面。标示之物已然如此混乱模糊,心更是会杂乱无章了。阿难说:我说的中,不是这两种,正如世尊所说,眼睛所以能够以事物为缘而发生作用,那是因为当中生出了眼睛的识知作用。眼睛能分别认知事物,事物本来没有认知,由于识知产生在它那里,心也就处在那里了。如来说:你的心如果处在根和事物世界之中间,那么,这个心的本体是兼连根和尘两端呢?或者不兼连根、尘两端?如果这个心体兼连根尘两端,那么,事物世界体多杂乱,事物又不是心的本体,因此它们势必矛盾对立,哪里还能说什么持中呢!既然不是兼连二体,那么,心就不能去认知事物,心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体性,中也就没有任何标志了。所以你应当知道,说心在内外的中间,也是不对的。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

恶人自有恶人磨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人自有恶人磨...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

以终天年成语名称以终天年成语拼音yǐ zhōng tiān niá...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