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一】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6 09:25:35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一】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一】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

  阿难对如来说:就像如来说的,由于不能知内的缘故,所以说心不居于身内。又由于身与心相互认知即能够相互间不分离的缘故,所以又说心不在身外。现在我想,识知之心是在某个地方。如来说:在什么地方?阿难说:这种能知之心,即使不能识知内部的事物,但是却能看见外部事物,那么,我想这识知之心就像是潜伏在一个根里般。这好比有人拿水晶碗盖在眼上,虽然遮住了双眼,但却不妨碍眼看见东西一样,识知之心从深根里生出。见随即显现,这个见随即也就能分别识知事物,这就是说,眼睛看见什么东西,心就能够辨别。所以我认为,识知之心所以不能识知内,是因为它在深藏的根里的缘故,识知之心能够识知外物而无障碍遮盖。这也是它潜藏在根里的缘故。如来告诉阿难:如你所说,识知之心藏在根里,就像水晶碗盖著一样。当人们用水晶盖在眼前时,就应当看到河流山川,但是,能看得到水晶吗?阿难说:世尊,当人们用水晶遮在眼前时,实际看到的是水晶。如来告诉阿难:.当你的识知之心与玻璃同在一处,只看到河山,为什么看不到眼睛呢?如果看到眼睛,眼睛即同眼前景像在一起,眼睛就是眼前的景像,这时,怎么能够看见东西就能够分辨出来呢?如果不能看到眼睛,为什么说这识知之心是潜藏在根里,与玻璃盖在眼前是一样的情形呢?所以,你说识知之心潜伏在根里,与玻璃盖在眼前一样,是不对的。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