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4 09:30:03
Q: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世间的众生,对于生死的态度,可以分作三类:  3.不恋生死,不厌生死:是大乘的诸佛菩萨,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入世化世的圣者。一般的修行人及许多的宗教徒,虽然未必是贪生怕死的愚人,但对于现实的世界,却是抱着厌离的态度,或者修福报求生天国享受欲乐;或是修禅定,厌离欲境而欣求定乐,死后往生禅定天;这都不是究竟的解脱,即使证得二乘圣果,住涅槃境,也不是圆满的觉者。  

  Q: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世间的众生,对于生死的态度,可以分作三类:

\

  1.醉生梦死、贪生怕死:这是一般凡夫,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恋世的愚人。2.讨厌生死、逃避生死:是二乘根性,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出世的智者。

\

  3.不恋生死,不厌生死:是大乘的诸佛菩萨,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入世化世的圣者。一般的修行人及许多的宗教徒,虽然未必是贪生怕死的愚人,但对于现实的世界,却是抱着厌离的态度,或者修福报求生天国享受欲乐;或是修禅定,厌离欲境而欣求定乐,死后往生禅定天;这都不是究竟的解脱,即使证得二乘圣果,住涅槃境,也不是圆满的觉者。

  大乘佛法,主张一切行者,都应当学习「不厌生死,不乐涅槃」的态度。这是《六祖坛经》所说生死即涅槃的不二法门,如果厌离生死而乐入涅槃,那便是把生死与涅槃对立起来,只做到离我执而出离五蕴生死,还没有离开法执,没有从生死出入获得自在。

  本文摘录自---圣严法师《神会禅师的悟境》p.146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0日...

恨铁不成钢 恨铁不成钢

恨铁不成钢...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君。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古诗...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