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菩萨本愿)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4 09:28:29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菩萨本愿)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菩萨本愿)  这要从地藏菩萨的本愿说起。根据本经文,地藏于前昔往世,曾四次发大愿度众:  第一次,是在师子奋迅如来座下,因睹如来相好千福庄严,为欲成就佛身及佛道,才发愿度众。亦是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第一品)  另一次,是当小国王时,不愿成佛,而愿永度罪苦众生。(第四品)  其它两次,都示现女人身,因母罪重当入恶趣,为救母故发度众大愿。(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菩萨本愿)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菩萨本愿)

  这要从地藏菩萨的本愿说起。根据本经文,地藏于前昔往世,曾四次发大愿度众:

  第一次,是在师子奋迅如来座下,因睹如来相好千福庄严,为欲成就佛身及佛道,才发愿度众。亦是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第一品)

  另一次,是当小国王时,不愿成佛,而愿永度罪苦众生。(第四品)

  其它两次,都示现女人身,因母罪重当入恶趣,为救母故发度众大愿。(第一及第四品)

  是知地藏菩萨的本愿,是要度尽南阎浮提罪苦作恶众生。

  《华严经十住品》说到菩萨最初发心的动因时,提到:此菩萨见佛世尊形貌端严,色相圆满,人所乐见,难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见众生受诸剧苦,发菩提心,求一切智。地藏初发心愿,与此情节完全相符。

  由地藏菩萨的故事,也可看出,若值佛世,易因见佛相好而先发无上菩提心,再发度众大乘愿;不值佛世时,则多数人会因见众生受诸剧苦,而先发大乘愿,再发无上菩提心。

\

  这是因为末世众生福薄善浅,恶业罪行深重,其果报自然是受诸剧苦。

  本经上也两次提到: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第六及第七品)

\

  在本经第九品中,佛陀把度后世罪苦恶业众生的责任,交给地藏时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地藏菩萨也再三向佛陀保证:唯愿世尊不以后世罪业众生为虑。(第二及第十二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古诗...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古诗...

恭敬不如从命。 恭敬不如从命。

恭敬不如从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恭敬不如从命。...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