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陀前世五戒治国,国人命终不堕恶道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4 09:27:24
佛陀前世五戒治国,国人命终不堕恶道某时佛居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告诉诸位比丘说——  

佛陀前世五戒治国,国人命终不堕恶道

某时佛居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告诉诸位比丘说——  

\

 你们修持道德,奉行众善业,必定能获得自己向往的福报。譬如农民原来有良田,加上自己勤劳耕犁,田地变成沃土,雨水滋润,播种及时,禾苗应节而生,经常耘除田内杂草,又无灾害,还怕不丰收吗?  

 过去世我还未成佛的时候,心中怀着弘广的仁慈,经常以怜悯心救济众生,犹如慈母抚育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经过了七年,仁慈的功勋卓著。寿终之后,灵识上生为梵皇,号梵摩。我生活在天位上,经历了天地间的七次生成和七次衰败。当天地衰坏时,我就上升到第十五层遍净天,后来天地重新更变始成时,再还回梵天,清净无欲,处于自然状态。  

 后来我又下到忉利天为帝释,往返了三十六次,住的是七宝宫殿,饮食、被服、天乐皆自然随心所现。  

 后来又回到人世间为转轮圣王,有七宝引导和随从:一是紫磨金的转轮,二是明月神珠,三是能飞行的白象,四是长有红鬃的绀青色神马,五是玉女妻,六是主管各种宝物的大臣,七是圣贤文武辅臣,统理天下八万四千事。圣王有一千个王子,人人皆端正英俊,仁慈勇武,一个人能抵千人敌。  

 圣王那时以五戒治理国政,不冤屈一个好人:一是仁慈不杀,恩及众生;二是清廉、谦让、不贪,慷慨解囊布施济众;三是贞节不淫,不过度追求各种欲望;四是诚信不欺,说话不花言巧语;五是奉行孝道,不醉酒迷污心性行为。实行这五条戒律的时候,国中牢狱不设,刑杖不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灾害不起,世盛太平。四天下民众都信奉正道,大家深信种善得福,造恶遭殃的果报。人们命终以后都能上升天宫,没有人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  

 佛告诉诸位比丘:“过去世我由于执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七年功德就上为梵皇,下为帝释,复还人间做了转轮圣王,管理四天下数百千世。待到功德圆满,诸恶寂灭,众善会聚,在世间成就了佛果,成为独步三界教化人天的世尊了。”  

 诸位比丘听佛讲经后,皆生欢喜心,向佛作礼而去。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