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经故事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4 09:24:26
佛经故事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我们这一位做人的老师—佛陀,为了要考验弟子们理解佛理的程度,经常拿一些问题来教导弟子,有时候更提出一些应用的题目,看弟子能体会多少,本题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佛陀问弟子:‘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会遭遇到快乐或痛苦的感受,也会遇到非苦非乐的感受;受过佛理薰陶的人,也同样会遇到这些感受,如此说来,听过佛理与未听过佛理的人,他们的差别何在呢?&rsquo

  佛经故事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我们这一位做人的老师—佛陀,为了要考验弟子们理解佛理的程度,经常拿一些问题来教导弟子,有时候更提出一些应用的题目,看弟子能体会多少,本题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佛陀问弟子:‘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会遭遇到快乐或痛苦的感受,也会遇到非苦非乐的感受;受过佛理薰陶的人,也同样会遇到这些感受,如此说来,听过佛理与未听过佛理的人,他们的差别何在呢?’

  弟子们就向佛陀回答说:‘大德!我们所学习的皆是以佛陀为主,但愿佛陀能够做我们的眼目,给予我们正确的启示。’佛陀就告诉弟子们说:‘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万分的悲痛,越来越迷惑,愈来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后,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觉越来越痛苦。但是,受过佛理薰习的人,若是遇到痛苦的事情,绝对不会只是悲痛,不会自己乱了手脚,所以我说:‘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

  对于遇到快乐的事情,佛陀也说了同样的话,譬如:看到很美丽的花,受过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样,引起快乐的感受,但是决不会因为快乐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乐中迷失了自己,则第二支箭就会带来痛苦,所以佛陀说:‘不受第二支箭的苦’,这就是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区别。

\

  我们在痛苦中的人,都应该好好的来想一想佛陀的这一番教化,好好来学习佛陀处理痛苦的智慧。譬如我们生病躺在床上,如果每日都是在埋怨:怨恨自己为何会如此不幸得了这种病?耽心喉咙如此痛苦,不知要如何吃饭?埋怨自己的负担为何如此的沉重?回想自己一生都没做过什么恶事,为何让我如此难过?想到家中小孩无人照顾,不知该怎么办?想想自己的病不知能否康复……一直忧虑到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著觉,连做梦也是面带愁容。我们想想看,倘若如此,对自己有何好处呢?

  生病了是肉体上的痛苦,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如果我们再去自寻烦恼,那么就会有第二支,第三支箭接踵而来,所以我们受苦中的人,最好都能够学习佛陀的教化,使心情能够平静下来,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