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教是禁欲主义吗?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2 09:30:43
了幻法师:佛教不是禁欲主义。这里所指的欲,主要是淫欲。  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即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于五欲的享受。倾于欲乐的生活,对修道无益,当然要避免,但是热衷于苦行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因为修行是为了得到解脱,而苦行非目的。佛教主张的是中道的生活。只要按八正道(八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去生活,就能获得解脱。    在佛教里面,人乘的佛教讲究节欲,声闻、缘觉乘讲究离欲,大乘菩萨不是离欲

  了幻法师:佛教不是禁欲主义。这里所指的欲,主要是淫欲。    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即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于五欲的享受。倾于欲乐的生活,对修道无益,当然要避免,但是热衷于苦行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因为修行是为了得到解脱,而苦行非目的。佛教主张的是中道的生活。只要按八正道(八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去生活,就能获得解脱。    在佛教里面,人乘的佛教讲究节欲,声闻、缘觉乘讲究离欲,大乘菩萨不是离欲,也不是节欲,而是对五欲——财、色、名、食、睡,加以化导,叫做化欲。    一般人总认为必须吃苦才算有修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佛陀对修行的态度是主张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为苦容易使人心生烦恼,乐又容易使人散乱放逸,心力不集中,所以偏苦或偏乐的修行都不顺于佛道,难得解脱。尤其某些外道修无意义的苦行(如食牛粪、食草、烤火等),或极力主张欲乐,这都是无助于解脱道的邪见。修行人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所以采取少欲知足的生活态度,来减少外缘,磨练心志,是不同于极端苦行的    对于出家众来说,绝对断除淫欲有三种原因:    (1)、佛陀对出家人说绝对的禁欲,是因为佛陀的根本思想是,爱欲为生死之根本,它是人间最大的束缚,所以必须远离;    (2)、如果出家人也贪五欲,娶妻生子,他的主要精力就会被分散,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修道,而是如何养家糊口;    (3)、出家人禁欲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经典,静坐习观,成为信众的修行导师。    尽管佛教主张出家人完全断淫,但对占大多数的在家信徒来说,佛陀则主张他们应当过正常的夫妻生活,杜绝邪淫。    在芸芸众生中,有的人喜欢独身梵行的生活,觉得很自在,这部分人就成为长期出家修道者。当然,适合修梵行断淫的人自古以来便只占少数,所以,能出家的人数不可能多。如:大陆总人口是十三亿,佛教出家人不过二十余万人    另外,出家人对爱欲也并非采取压抑的手段来处理,而是通过学习佛法、修习禅定后,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远远胜过世间五欲之乐。正因为如此,出家人能正确对待世间的五欲之乐,对待爱欲像大禹治水那样,疏导它,使它升华并转化成有用的能量,为修习禅定和利益众生服务。佛法的妙用即在于此。

\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_1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_1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魏晋...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