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1 09:27:01
问: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释、道的教法在世俗中广为流传,末学相信儒学的教理、道学的清净无为教法都可以教化世人向善,但唯以佛法最为博大精深、广为教化。我等佛弟子皈依三宝时,言尽形寿皈依三宝。但不知对外教经典作何观?外教圣者作何观?二、末学知《普贤行愿品》中,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即现何身为其说法。若居士于梦中,所见之人为

问: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释、道的教法在世俗中广为流传,末学相信儒学的教理、道学的清净无为教法都可以教化世人向善,但唯以佛法最为博大精深、广为教化。我等佛弟子皈依三宝时,言尽形寿皈依三宝。但不知对外教经典作何观?外教圣者作何观?

二、末学知《普贤行愿品》中,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即现何身为其说法。若居士于梦中,所见之人为布衣、为天人、为道,其言说可信否?还望师父慈悲指正!

\

三、请问师父对年经的优婆塞,未成家、未了世间父母恩,如此尚未脱离世俗因缘之修行人有何开示?

净界法师答:蕅益大师云:;世出世固不可判作两橛。亦不可混作一事。盖儒佛下手同要归异。虽从真儒下手处下手。学道有基。不向真佛要归处要归。真性不显。

儒家及道家思想,皆为使人去恶行善、趋吉避凶。行善虽是修道的基础,但要了生脱死唯有佛法。

若已坚定对三宝之皈依,便可站在真实门而谈方便门。

生死无常,对佛弟子而言,应先于;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通达无碍,方可涉猎方便门,切勿本末倒置。

凡听闻他人述说梦境,皆勿过于当真,应如理思惟,依经教作判断。

因梦境属于;分别变 多半是妄想变现而来,或是鬼神之干扰,因此梦境并不宜谈论。

若自己于梦中见光、见花、梦见佛菩萨等等灭罪之相,可作为修行之检视,但勿陷入执着,亦可加以学习《楞严经》中;五阴魔境之章节。

《观经》中;净业三福提及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父母为众生的福田,故世善为修道的基础。

\

学佛首重,听经闻法,建立正见,加上行门定课,解行并重,进一步,则应忆念真如,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面对烦恼,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历境练心,法法消归自性,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皆与道不相妨碍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