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教、佛法与佛学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1 09:24:51
在佛教中,有佛教、佛法与佛学三种称法,此三者如何区分,又是何关系?下面作一简单分析。  佛教是指佛陀所安立的言教,这是直接本于佛陀流出的言教,可以是佛直接宣说的,也可以是佛陀加持、开许其他圣者所说的。这是狭义的佛教,不包括其弟子独立所立以及后来佛教修学者所立的言说。  佛法是指佛教之所诠指者。这包括两种。一是清净法界,即真理。语言虽然不能直接表达真理,但可以间接诠指。在此意义上,可说佛教的法门而行
在佛教中,有佛教、佛法与佛学三种称法,此三者如何区分,又是何关系?下面作一简单分析。  佛教是指佛陀所安立的言教,这是直接本于佛陀流出的言教,可以是佛直接宣说的,也可以是佛陀加持、开许其他圣者所说的。这是狭义的佛教,不包括其弟子独立所立以及后来佛教修学者所立的言说。  佛法是指佛教之所诠指者。这包括两种。一是清净法界,即真理。语言虽然不能直接表达真理,但可以间接诠指。在此意义上,可说佛教

\

以清净法界为其所缘之一。二是修行的法门。通过言教,佛陀安立了种种修法。比如有系统性的如解脱道、菩提道等,还有非系统性的种种法。  佛学就是佛教行者学习的一切,实际上就指前面所说的佛教与佛法。现在佛学概念很乱,甚至把学术研究者对佛教的学术研究也称为佛学,极为不妥。此处的佛学一语是在与趋向涅柴直接相关联的意义上安立的。  对佛教、佛法与佛学的意义,可以从闻、思、修角度予以观察。  佛教是闻即正闻熏习的直接所缘,正闻熏习必须依止于佛陀的言教才能展开。虽然可以通过其他善知识及其所说教帮助修学者正闻熏习,但根本对象还是佛陀的言教。  佛学是思即如理思维的直接所缘。如理思维是在对佛教的正闻熏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正闻熏习产生胜解,就可对佛学即佛教与佛法进行如理思惟。 佛法是修即法随法行的直接所缘。修是在闻与思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依于佛法展开,更准确地说,是依于佛法

\

的法门而行,生起智慧而证悟清净法界。此证悟是现见,不同于正闻熏习与如理思惟的非现见性。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7日...

1997年5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30日...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5日...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0日...

恨铁不成钢 恨铁不成钢

恨铁不成钢...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