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教关于死亡的说法都在这里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0 09:29:23
佛教关于死亡的说法都在这里 一是充分认识和掌握死亡的规律,并通过入定反复体验死亡过程,到死时控制意识,把死亡融入禅定中,安详自在地死去; 二是认识善恶报应,生前积德行善,不做坏事,死后不怕堕入地狱、畜牲、饿鬼道,心底坦然,无所畏惧; 三是生时抑制贪欲,看破红尘,临死时没有失去财富、亲人的痛苦、失落感; 四是生前改恶从善,悔罪洗刷罪业,免去凶杀暴死和受罪的恶症,得到善终。

佛教关于死亡的说法都在这里

\

任何一种生命都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寿命在减少。流失的岁月,永远不会再有。人人都像判了死缓的罪人,一天天在接近死期。意识不到这一点正是人的感觉迟钝之处。

临死时再亲的亲人、再好的朋友也帮不了忙,只能眼望着你死去。平时最爱的妻子儿女,临死时连望一眼的机会都很少有,要在痛苦绝望中抛弃。钱财买不通死神,买不了性命。

有人说“佛教以死来吓唬人”。如果佛教不吓唬,能使人们不死的话,应该反对佛教的说法。不敢研究死亡,不敢面对死神,才是愚昧无知和懦弱的表现。

佛教使人们充分认识生死规律,清醒地、认真地对待死亡,做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

\

一是充分认识和掌握死亡的规律,并通过入定反复体验死亡过程,到死时控制意识,把死亡融入禅定中,安详自在地死去;

二是认识善恶报应,生前积德行善,不做坏事,死后不怕堕入地狱、畜牲、饿鬼道,心底坦然,无所畏惧;

三是生时抑制贪欲,看破红尘,临死时没有失去财富、亲人的痛苦、失落感;

四是生前改恶从善,悔罪洗刷罪业,免去凶杀暴死和受罪的恶症,得到善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0日...

恨铁不成钢 恨铁不成钢

恨铁不成钢...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君。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古诗...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