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09 09:33:51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五根。四名养育——能随四季时宜,尽心抚养。五名智者——能以各种方便促使子女,俾生智慧。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五根。

四名养育——能随四季时宜,尽心抚养。

五名智者——能以各种方便促使子女,俾生智慧。

\

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装饰之。

七名安稳——以母怀抱为止息处,最为安全。

八名教授——以善巧方便教导子女。

九名教诫——以善巧的语言,使子女远离一切恶行。

十名与业——能以家业,授与子女。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谨遵悲母的教训,孝顺而不拂逆,必得一切天人顾念、庇护,福乐无尽。这样的男女,就名为尊贵的天人种类,也许是菩萨为了化度众生,示现男女,孝顺恭敬,饶益父母。

一切世间,以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最贫。所以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这与供养佛陀的福德一样,平等平等,没有丝毫差别,应当是这样去报父母的恩德。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六道,经过百千万劫,曾互为父母眷属,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由于从前各生中,有大悲恩的缘故,亦如现生父母的恩相等无异。这样从前所受的恩泽,尚未能报答,或者因为妄业所使,有时孝顺,有时违逆,甚至因执着妄业,视为怨仇。

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无明的障蔽,失去了宿命智,不能明白过去曾为父母;所以我们要对一切众生,常作报恩想,互利互助,不能利益一切众生的,名为不孝。

因为这个缘故,各类众生,于一切时中,亦对我们有大恩德,实在难以报答。这样的事实,就名众生恩。

父母的恩情,要如何报答,作为子女不但要对父母的起居饮食照顾妥当,更应关怀父母的心灵精神,让父母感到安心不孤独,进一步要提高自己的德行,行正道令父母安心,多慈柔语劝导开解父母学习佛法正见开启智慧,才能真正令父母从烦恼痛苦中究竟解脱。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