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业缘而行修心要懂得随缘,而随缘也要懂得「转缘」与「创造因缘」,不是宿命的随顺恶缘,今生不求努力改变。 但,在学着「转缘」与「创造因缘」之前,要先学会「看懂自己的因缘」。...
随缘的智慧一...
随喜我们所需要的,是认同他人的心量及避免自我膨胀的雅量。 其实,肯定他人并不等于否定自己,众生是多元的,因此佛法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终极的目标固然都是自他的解脱,然而没有人...
超越自己的经验理性一般我们讲「经验理性」,意思就是说:下雨了,就要收衣服。这就是一种由人类的经验所形成的「理性思维」。它虽符合人类的「经验」,但却不即等于「真理」! 在某个...
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做事,睁大你的眼,多学着点,是非自然分明;...
福慧要并修在俗之人信佛、学佛,初下手时,若是因缘与根性使然(如,喜欢热闹、爱办活动、乐与人结缘……等),而多修些福报行,当然亦很好。因为「福可资慧」,所谓「福至心灵」,智能若无福报...
看懂缘分相信因果再快乐的事也有结束的一天,再痛苦的事总有跨过去的时候,这就是缘。 所以说身为佛教徒,一方面像一般人一样,都在缘起缘灭中生活,但是他跟别人不一样的,不是因为他有...
皈依!依靠!有财富、有地位、有容貌,乃至于有权势都不一定有威德,足以影响别人。 所以,纵使身为总统,也不见得一定管的了别人。除非你有足够的福报与威德。...
白衣得自僧伽的功德教化...
痛念生死、发菩提心...
皈依三宝能真正趣向生命解脱大部分的人都会说他是好人,但是「好」人不等于是一个「能解脱」的人,或者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真正不伤害」众生的人。例如:钓鱼,世间人说是「怡情冶...
用佛法观照一切一 学习佛法不应该跟你的生活分开。 诵经的法会,正经八百,行为有序,万缘放下,一出了这个道场坛场,世俗的烦恼又来了,不是这样子的。 佛法是帮助你完全的生活,...
法华三昧忏仪辅行集注序本忏功德利益 忏法之再兴 法华三昧之重要 集注缘起 略释三昧 忏法差别 行法要略 别明求生净土 本忏所依 劝请正修 感恩 附...
楠西万佛寺对沙弥教育的期待“对小沙弥们,大家的目标是,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一个——性情成熟、体魄健强、僧格高尚、知见深广、心量广大、持戒清净、道行坚固、退能潜修、进能住持、...
大乘佛教是非常注重“心”的作用,但大乘佛教的思想,并非就是西方的所谓“唯心论”,顶多是在表述方面,有些宗派或经典的说法(但也不是全部),多少给人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