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无我”与“当下”的语境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7-25 09:47:21
佛教常言“无我”和“当下”二词。查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无我”的解释如下:“术语,梵语AnaLman,又云非我。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总为因缘生,亦无常一之我体,既无人我,无法我,则无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毕竟无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当下”简单地说指即时

佛教常言“无我”和“当下”二词。

查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无我”的解释如下:“术语,梵语AnaLman,又云非我。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总为因缘生,亦无常一之我体,既无人我,无法我,则无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毕竟无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当下”简单地说指即时即刻,就是眼下这一时刻。

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并不想对这其中的教理法相作深入的探讨。个人认为,这是佛教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正确的理解这两个词的内涵,可以对我们人生有重要的帮助,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使我们走上充满光明的人生之路。其二,这两个概念看似矛盾,实际不悖,只要能深刻地理解它们,完全可以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作用于我们的健康人生。

\

“无我”的博大。

“无我”一词,绝大多数人只认其字,却并不知其真正的内涵。无我乃究竟之真理,恰恰包含着正确人生不可或缺的意义。对它没有深刻的认识,就会不知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人生也就会迷失在一些虚幻的表相上。

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骨肉的人,怎么会有“无我”一说呢?这要从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上来理解。从根本上来说,宇宙万物包括日月星辰、地球人类,所有的物质世界都是由微粒子,经过地水火风这几种元素和合构成。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因缘和合的道理,任何事物都将经由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最终“缘灭”。这就是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规律,有生有灭。同样,人当然也就有生、有死,这已不足为怪。

人有生死,万物无常。“无我”的深刻体现在哪里呢?我们不同的人对此都会有着不同的感悟。感悟“无我”的真实,弄清事物的真相,在我看来,小到个人,大至国家世界,都会受益匪浅。

我们生而为人,不仅仅是为求生存,而仅仅谋物质财富,而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有崇高的精神性的。

因为我们有别于动物,就不能像动物,只为谋己生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无我是一种境界。

没有了自我这个中心,也就没有了小我自私的概念。我们才会舒展出作为人的灵性,生发出具有人性的光辉,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众生同体,大慈大悲的情怀。

\

放眼我们现在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围绕着自我为中心,像蚂蚁似得汲汲奔走,团团转。像野兽似的霍霍争夺,寻扩张,贪婪得想攫取一切。结果私心泛滥,物欲横流,把人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败坏,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糟蹋地灾难重重,千孔百疮。人们在一些冠冕堂皇的词语的掩饰下,一步步走向灭顶之灾。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感觉到的浮世真相!

面对这一切,只有无我的境界,才能拯救人类,也才能拯救那些忙碌的快要趴下的人。

无我是这样一种境界:作为个人的自我存在是渺小局限的,人类全体人性向上向善升华的精神传递才是神圣伟大的。我们每个人只有承担起了这样的使命,才能显现出人的价值,也就是将小我融入进人类的大我,这就是无我的辽阔境界。

“当下”的清明。

“当下”是一个瞬间,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来,当下这一刻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下又转瞬即逝,立即又变成过去,不过,当下这刻毕竟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也就是说,每一个当下一刻才构成存在,然后一切又成过眼云烟,逝水如流了。换句话说,我们也只有留意关注好每一个当下的时刻,我们才能拥有了一个真实的存在。反之,我们不留意,不关注每一个当下,也就是空无一物了。更拥有不了一切。铁面无情就是这个道理。

这时候,我们才领悟到佛教所一再告诫“活在当下”的清明了。

综观当今世间:幼小的儿童,就已开始为今后的长大谋生而紧张的忙于学习各种技能,各种五花八门的少儿学习班便应运而生。少年、青年、甚至老年人都在为明天的美好生活而拼命奔波。“财富说英雄”、“爱拼才会赢”之类更使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成为了必然。

一切都为了明天。当下呢?没人在意。

可是我们只有实实在在的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也就过好了一生,做好了一生的事。人生的实质只在于每一天、每一刻的当下,如何度过这一过程。而决不是为期待结果而放弃了每一个当下的真实,谁又能够保证给你一个美好的明天呢?美好在哪里?明天在哪里?请仔细想一想。最终能有什么结果呢?没有一个人的结果会是两样的。

这就是人作为人的灵魂的迷失之处,这才是人间无奈的穷途末路!(信息来源:摘自《显庆佛学》)

编辑:纤尘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