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最细风身”与心同在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7-25 09:47:06
zf:  常如兄,您前些天参加讨论时问及“无色界天人的‘载体’与‘思想’是怎样的?”。以下是在下的一点粗浅理解,供参考。思想是不能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的,密乘无上部中的“风心不二”开示的就是这个道理,即“最细风身”与心同在。以这一观点来看欲界、色界众生乃至诸佛菩萨,都好理解。问题是如何理解无色界众生心与风的关系。关于无色的含义,经论中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既言无色,即蕴含‘色已全无’之意。心识可以离开

zf:  常如兄,您前些天参加讨论时问及“无色界天人的‘载体’与‘思想’是怎样的?”。以下是在下的一点粗浅理解,供参考。

思想是不能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的,密乘无上部中的“风心不二”开示的就是这个道理,即“最细风身”与心同在。以这一观点来看欲界、色界众生乃至诸佛菩萨,都好理解。问题是如何理解无色界众生心与风的关系。

关于无色的含义,经论中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既言无色,即蕴含‘色已全无’之意。心识可以离开色法而单独存在。如《成实论》中说:

“问曰。若意识更无根者。为依何处。答曰。依四大身。问曰。无色界复何所依。答曰。无色界识无所依。法应如是。无依而住。所以者何。相差别故。意识能知有无。若有色则依。无色亦能住。故无色界。亦无依而住。又众缘合故识生。”

但亦有认为‘无色’应是无粗显之色,而非无细微之色者。在下更愿意接受这种见解。在下浅见,无色界众生色身不是没有,而是不显。我等众生如持“心可独存”之见,辅以“专心忘身”之甚深禅定,业力足够强大时,便可能感得无色界的异熟果报。与此相似的是,当我们专心思维时,可能忘记身境的存在,但此时心的活动并不因为我们的忘记而可离身(此身包括风身)独立存在。

\

大乘诸经中多有描写无色界之“色相”者。

如《佛说菩萨本行经》中:

“于时如来观于三界诸天人民。心怀欢喜踊跃无量供养如来。世尊将欲说于前世本所修行菩萨道时。即便微笑。五色光明从口中出。光有五分。一一光头出无数明。一一光头有宝莲花。一一花上皆有化佛。一分光明上照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诸天见其光明。又睹化佛皆悉欢喜。各离欲乐来诣化佛所听说经法。”

从上述开示中可知,无色界之天人亦可见佛光明,并睹化佛。

《大乘悲分陀利经》中:

“尔时我当从兜率天下。为度众生熟善根故。于最妙转轮王种第一夫人腹中受胎而住。我当尔时放净光明遍照娑诃佛土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金轮际妙光周遍。尔时众生生娑诃佛刹者。或在地狱或为畜生或为饿鬼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在色界无色界想无想非想非非想处。令彼一切见斯光明觉触其身。令彼一切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这里无色界众生不但能见佛光明,如来光明还可“觉触其身”。可见无色界众生亦应有“色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

“时薄伽梵。于师子座结跏趺坐。威仪殊特犹如四宝苏迷卢山处于大海自然迥出。如百千日照曜虚空。放无量光破诸昏暗。亦如俱胝圆满月轮独处众星。放清凉光明朗世界。是时如来入有顶天极善三昧。名心璎珞宝庄严王。住此定已。身心不动。时无色界一切天子。雨无量种微妙华香。于虚空中如云而下。色界诸天十八梵王。雨众杂色无数天华百千万种。”

这里,无色界天子尚能雨无量种微妙华香供养如来,可见无色界不是绝对的无色。

《华严经》中:

“尔时善财童子。见普贤菩萨。如是自在神通境界。欢喜踊跃。普遍身心。重复观察。见普贤菩萨。一一身分。一一肢节。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一切地水火风。大海四洲。须弥铁围。及众宝山。国土城邑。宫殿园苑。乃至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天龙八部。人与非人。欲界色界。无色界处。所有形色。日月星宿。风云雷电。昼夜月时。及以年劫。诸佛出世。菩萨众会。道场庄严。如是等事。悉皆明见。”

这里,善财童子能于普贤菩萨身中,“见”到无色界处。既然能被见到,就意味着有某种细微的色。

\

大乘经典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下就不一一列举了。

若依华严,这一问题更好理解。法界之存在,本来就是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众生乃至菩萨皆因其业力(菩萨的智慧和悲愿也是一种广义的业)而显此无尽法界之一角或局部,唯如来之普眼境界可尽观法界矣。

编辑:本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