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善护口业——正语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22 09:28:01
正语的五个关键点: 比丘们,具有五个要素的言语为善说,而非不善; 为无疵,不为智者所责备。是哪五个呢?“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撒谎的危险性 “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一个人敢犯有一件事,那么就没有什么坏事他不敢做。这是一件什么事呢?就是故意撒谎。” 善巧选择讲话方法,以自我净化语行 何谓语行净化的四法? 有这种情况:某个人离于谎言、戒绝了谎言。当他被市镇会议、某个组织会议、亲戚的聚会、行会

正语的五个关键点

比丘们,具有五个要素的言语为善说,而非不善; 为无疵,不为智者所责备。是哪五个呢?“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

撒谎的危险性

“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一个人敢犯有一件事,那么就没有什么坏事他不敢做。这是一件什么事呢?就是故意撒谎。”

善巧选择讲话方法,以自我净化语行

何谓语行净化的四法?

有这种情况:某个人离于谎言、戒绝了谎言。当他被市镇会议、某个组织会议、亲戚的聚会、行会、或者皇族叫去作证并对他说:“来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善人。” 如果他不知道,他就说“我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他就说“我知道。” 如果他不曾看见,他就说“我不曾看见。” 如果他曾经看见,他就说“我曾经看见。” 这样,他不会为了自己或他人、为了得到报酬而故意撒谎。他抛弃了谎言、戒绝了谎言。他说真实语,坚持真实语,坚定,可靠,不欺世人。

离于离间语,戒绝了离间语。他不会传这里听到的话到哪里去造成人们彼此间的不和。他也不会传哪里听到的话到这里去造成人们彼此间的不和。这样他让不和的人们互相和好,让团结的人们更加团结,他爱和谐,他为和谐而高兴,为和谐而欣喜,他讲使人们和谐的事情。

离于粗恶语,戒绝了粗恶语。他讲话让很多人听起来舒畅、有真情实感、直入心扉,有礼貌、有感召力、令人愉悦。

离于闲杂语,戒绝了闲杂语。他讲话适时,所讲的话有实质的东西,和[修行]最终的目标一致,与法和戒律一致。他讲的话值得珍视,适宜,合理,围绕[修行的]主题而不偏离。

这就是如何以四法净化语行。

正语和其它道支的关系:

然,诸比丘!正见是先行者,诸比丘!如何正见为先行者?邪语了知是邪语,正语了知是正语也。彼有其正见。诸比丘!如何为邪语?虚诳语、离间语、粗语、杂秽语,诸比丘!此等为邪语…。…彼为断邪语,为获得正语而精进。彼有其正精进。彼有念而断邪语,有念成就正语而住。彼有其正念,如是彼有此等之三法,随从、随转于正语,谓:正见、正精进、正念。

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得判据:

[1]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其因为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

[2]又如来知其语虽为如实、真谛、然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亦不语此语。

[3]然如来知其语为实、真谛、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对此如来记说其语是知时者也。

[4]又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虽然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

\

[5]又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爱、所好者,此语如来不语此语。

[6]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具利益者,且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对此,如来即言彼说其语是知时者也。何以故?王子!如来于诸有情、有怜憨心也

只说如此语:不折磨自己亦不危害他人,此为真实之善语。

只说如此语:令人喜爱受人欢迎。不恼他人之语令人欢喜。

在说话前、说话中、说话后反观你的对话:

佛陀对他的儿子罗侯罗说:罗喉罗!当你欲以口作业时,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将作之口业,会危害自己吗?会危害他人吗?会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将作之口业,会危害自己,会危害他人,会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那么你绝对不应该作如此之口业。但是如果省察时你知道: 我将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应作如此之口业。

当你正以口作业时,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正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吗?危害他人吗?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正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那么你应该立即放弃如此之口业。但是如果省察时你知道: 我正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可以继续如此之口业。

当你以口作口业已,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吗?危害他人吗?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罗喉罗!你之如是口业,当对于师长、智者、同梵行者忏悔之、应发露之、应显发之;忏悔已、发露已、显发已、应成就将来之防护。但是如果你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当昼夜,随学善法,住喜悦中。

修行人应避免的对话:

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如是有无之论争。远离如是等无益徒劳之论。此亦为比丘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如此法、律,汝如何如此法、律耶?”“汝是耶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自]言返复。”“汝之立论,堕于负处。”“为解汝负说而寻思,若能者即自解!”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此亦为比丘戒之一份。

十种善的话题:

有十种恰当的话题。哪十种呢?谈论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就是十种[恰当]的话题。如果你常常参与这十种对话,你甚至会比巨大而俱大力之日月更光耀,更不用说别的宗教的修行人。

如何才能善巧地教诫他人:

比丘们呀,一个比丘欲教诫他人,必须先从五个方面审查自己,同时还需要俱足 五个条件。先从哪五个方面审查自己呢?

[1]我的身行是否纯净、无疵、无染…?

[2]我的语行是否纯净、无疵、无染…?

[3]我的内心是否充满对同梵行者的慈爱而没有恶意…?

[4]我是否多闻、善记所闻、善聚所闻?初善终善后亦善之圣教,在意义上和用词上完美地宣说绝对清静的梵行——我是否已于此圣教多闻、记忆、讲解、深思并以内观智慧实证…?

[5]我是否已能通篇背诵比丘律、透彻分析其意义、一经一经地分别并能知晓微小的细节…?

这是必须自己审查的五个方面。

\

还必须俱足哪五个条件呢?

[1]我说话适时与否?

[2]我说话真实与否?

[3]我说话柔和还是粗俗?

[4]我说话有益与否?

[5]我说话具有慈爱还是有内在的恶意? (信息来源:菩提经院)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