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善导大师开示净土宗的“正行与杂行”(慧净法师讲解摘要)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22 09:27:56
本帖最后由 极乐妙音 于 2012-11-15 08:46 编辑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阿弥陀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呢?好像有一个模式、有一些仪轨,但其实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要求,至于往生的功能,在这句名号本身本来就具足了,我们只要称念,以这个最
本帖最后由 极乐妙音 于 2012-11-15 08:46 编辑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阿弥陀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阿弥陀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五正行:1.读诵正行:一心专读诵净土三经。2.观想正行:一心专想象净土依正。此中的「观想」也就是以我们凡夫本来就有的那种散心的状态,去想象极乐世界的庄严。3.礼拜正行:一心专礼拜阿弥陀佛。4.称名正行:一心专称念弥陀名号。5.赞供正行: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五正行当中,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正定业」,其它都是助业。所谓“正行”就是于往生弥陀净土是纯正的、直接的、快速而又决定性的方法。「正」就是止于一而不变动,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它是纯粹跟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净土有关系,因此只要安止在这正行里面,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正行之所以正的原因。宋朝智荣禅师,崇仰大师高德,乃于大师法像铭文赞言:善导阿弥陀佛化身,称佛六字 1. 即叹佛 2. 即忏悔 3. 即发愿回向 4. 一切善根庄严净土也就是说,只要单单称念六字名号,就是对阿弥陀佛崇高的赞叹,以下有说明:1. 但称佛名,即是对阿弥陀佛最高无上之赞叹,天亲菩萨《往生论》言:「称念佛名即是赞叹门」。可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在赞叹阿弥陀佛了,不必加以其它种种美妙的文辞才是赞叹。称念佛名即是忏悔。2. 名号具德,一念能除八十亿劫生死大罪,一念既尔,何况常念,即是常忏悔人。大师《般舟赞》言:「念念称名常忏悔」以明但念佛名自有忏悔功能。「名号具德」就是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切的德本,一切的善本,所有修行、行善积德的功能、功德,通通在这句名号里面了;称念名号,即使没能做那些,自自然然就拥有那些善本、德本。「一念能除八十亿劫生死大罪」,我们所讲的忏悔,目的是要忏悔自己的罪业,而念佛一念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大罪,何况我们常常念,岂不是常常都在忏悔。所以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 「念念称名常忏悔」,这在说明,只要念佛自然有忏悔的功能。称念佛名即是发愿回向。3. 善导大师在《观经》〈玄义分〉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是故但称佛名,自成发愿回向,必得往生。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能。也因为这样,下品下生的人一生都遇到恶缘,临终才遇到善缘,遇到念佛法门,而念佛就是大利,就是无上功德,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身心充满恐惧、痛苦,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惟,来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时候他很惊慌,来不及了,只是假借着这个嘴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已经具足了发愿回向的功能。名号本身具足往生功能至于我们在这里念佛,为什么强调要「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

\

」呢?好像有一个模式、有一些仪轨,但其实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要求,至于往生的功能,在这句名号本身本来就具足了,我们只要称念,以这个最原本的做为基点、基础,就可以了。临终的时候,我们什么都用不上的,到那个时候都是无能无力的,只有这句弥陀名号才能救度我们。称念佛名即是庄严净土。一切善根庄严净土:4. 弥陀因位万行,果地万德,皆悉摄在名号,因此六字名号,具诸善法,摄诸德本;是故但称佛名,自得一切善根,自成庄严净土。所以最高的赞叹供养,阿弥陀佛所盼望我们对祂的赞叹以及供养,就是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不管行住坐卧,不管时间长短,也不管出家、在家,根器高、根器低,都能够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正定业”之文解释:“一心”即是本愿之“三信”。“专念”即是本愿之“十念”。 “一心专念”是就第十八愿来解释的,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三信”,也可以解释为“三心”。当然我们的心只有一心,没有所谓三心二意的,只是开展来讲是三心,浓缩来讲就是信顺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的这个心。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http://www.hongyuansi.com/jtzjj/jtzcczs#jtz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