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吉凶祸福的原理—太上感应篇学习心得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8 09:28:49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用国语学习《太上感应篇》的最後一天,我们继续来看“恶因恶报”这章里面的。请看: 【贪冒於财。欺罔其上。】   这句话讲的是对财富非常的贪爱,甚至会冒领财富;这个『贪』是贪心,『冒』是冒领,这是付诸於行动。心里有贪心,於是身体就造作了偷盗的行为。   『欺罔其上』,就是欺瞒他的长上、他的长官。这是对一个当官的人来讲,要懂得忠於自己的职守,对自己的长官要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用国语学习《太上感应篇》的最後一天,我们继续来看“恶因恶报”这章里面的。请看:   【贪冒於财。欺罔其上。】   这句话讲的是对财富非常的贪爱,甚至会冒领财富;这个『贪』是贪心,『冒』是冒领,这是付诸於行动。心里有贪心,於是身体就造作了偷盗的行为。   『欺罔其上』,就是欺瞒他的长上、他的长官。这是对一个当官的人来讲,要懂得忠於自己的职守,对自己的长官要负责任,对长官能够尽忠,那就是对祖国人民尽忠;不能够因为自己的私利,而欺瞒上级的领导。请看下句: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这句话是讲编造一些恶毒的语言,捏造一些恶事来攻击人。『谗』是指谗言,进谗言,跟别人说我们的坏话。『毁』就是毁谤,用谗言、用毁谤、用恶语来攻击谁?攻击平常的人。你看这种人连平常人都不放过,那更何况跟他有利害冲突的人。如果是正人君子,对他的一些请求不予理会,他可能就用各种方式来攻击、来毁谤。这种都属於恶口,恶口的罪业,在佛经里讲,死後会堕刀兵、拔舌地狱;再生的时候,或者是从地狱里出来以後,还要遭受宰杀,或者是自己的形体受到毁坏,受这种果报。所以要戒这个恶口,恶口是十恶业之一。首先要懂得存养一种仁爱之心。这里《太上感应篇》给我们讲的种种的恶因,都是我们的戒律。前面所讲的善因善果,都是要教我们要这样存心,心上要纯善纯净,自己造作行为要守戒律,这才能够称为一个善人。下面请看:   【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这里都是讲恶口的过失,毁谤人,他为什麽要毁谤?因为他用毁谤的方法来显示自己是正直的。他甚至毁谤正人君子,然後告诉大家说,你看那个正人君子比起我来,还远不如。显得我更正直、更高尚,这种存心,用造恶业来显示自己。   『骂神称正』,这是讲辱骂神明,前面还是毁谤人,现在是毁谤神明,因为神明是正直的,聪明正直是称为神。结果他为了显示自己更加正直,他竟然把神明也拿来辱骂,这是干犯神明,获极大的罪业。这种心理,当然他只能瞒一些愚痴的人,怎麽会瞒得了有正知正见的人,就更不可能瞒得过鬼神。所以他必然会遭到上天的报应。下面请看: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这句话是讲抛弃圣道而去效法逆道,违背至亲的人,却向着生疏的人。这种都是因为自己邪知邪见,所以根本分不清顺逆向背,不明白是非善恶,糊涂的造作,干这些罪业,将来堕三途。什麽是『顺』?这个顺,我们简单的说,要顺天理、顺人心。这天理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他们都知道基本的善恶标准,比如说,孝顺父母,这是好事,这是顺天理的,顺人心的。我故意不孝顺,逆天道、逆人心而行。所以这个天道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逆着天理人心,他的下场一定是自己身会亡,亡了以後会堕三途。   深层次的说,这个顺一定要是顺性德,不能违逆自性。性德是什麽?性德就是自性所流露出来的,这些德能每个人本有的,是人人本具的;而自性是完美的,它是整个宇宙的本源。人如果证得了自性,这种人就叫做圣人。证得自性的人,他的观念是什麽?看整个宇宙和我是一体的。我,我在哪里?我没有了,整个宇宙就是我,所以他所做的一定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因为为这些众生就是为自己,自己跟众生是一体。所以我在哪里?我就是众生,我就是这个虚空法界。他的那个爱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证得这个自性的人就叫做佛。能够顺着佛道,将来才能够圆满成佛,才能得大自在;逆着佛道,就是逆自己的本性,就跟本性愈来愈远,将来只会冤枉受三途的苦报。这叫冤枉受的,本来不需要受,自己冤枉受。   『背亲向疏』,要知道,虽然我们讲一切众生与我一体,本来不应该分什麽亲疏,亲疏那是人的分别。这句是讲在俗谛上,刚才『弃顺效逆』是讲真谛,要顺自性。但是在俗谛上面,对我们凡夫而言,有分别、有执着,从哪里开始做起?你这个顺要爱,那从哪里做起?必定要从至亲开始。所以要从孝顺父母、爱敬父母来做起。如果父母都不能够孝顺,不能够爱敬,怎麽可能孝顺、爱敬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所以孔子在《孝经》里面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父母亲都不爱的,你想他能爱谁?父母亲对我们此生有深厚的养育之恩,我不能够报答已经很惭愧,这还要背离他们,还要向着外人,这是何等的居心!为什麽去爱这些外人、为什麽敬这些外人,不爱敬自己的父母?这是自己内心有私利、有欲望,因为外人可以满足我的私利,满足我的欲望,所以我就装出爱敬的嘴脸。这是背亲向疏,这天地鬼神都会因此而愤怒;不光是天地鬼神愤怒,你看一个正人君子看到这种行为都不耻,对他这种行径不屑一顾,看不起。请看下面一条: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这条是讲手指指着天地,那是发誓。发誓,那是为求信,证明自己心地真纯,天地可以为我的证明。古人发誓,那是有一种豪气,让天地为我证明,我这个心是真的,哪怕是生命给断送了,我绝不改变我的誓愿,这是英雄好汉。但是竟然有一类人,心地卑鄙,口是心非,心里充满了私利、贪心,或者是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为了表白他是清白的,竟然向天地发誓,让天地为自己卑鄙的行为和他那种见不得人的心怀来作见证。这个引领神明来鉴察自己的猥琐的事情,那种见不得天地,不能露光的事,他让神明来鉴察。这种是欺天欺人,欺骗自己,你看他能有好报吗?所以这种人,欺天的人,他的下场都是被那些雷轰死的,或者是天灾给夺掉他的性命。所以真的是灾殃自己招来的。既然要证明,比如说我现在没有做这个坏事,其实他已经做了,然後他口口声声说:我如果做了这个坏事,天打雷轰。结果真的他的下场一定是被天打雷轰,这一切法由心想生。他自欺欺人可以,欺骗不了因果定律。他心里这麽想,就造了这个恶因,那个恶报就免除不了了。   下面这一段,从“施与後悔”一直到“谩蓦愚人”,这一大段讲的是不仁的恶,没有仁爱之心。请看:   【施与後悔。假借不还。】   这句话是讲布施给人,心里就後悔了;借了人家的财物就不愿意还。要知道布施是修福,布施怎麽样才能修福?要有真正一个慈悲心,愿意帮助别人,那是真心、诚心,这才有福报。布施里面如果夹杂着一点傲慢、一点懒惰,这个福报都不圆满;要有恭敬、真诚的心去布施,这才是真正的福报。布施以後,他就後悔了,证明什麽?布施的时候就不是真心,没有那种诚意,所以他布施完了之後,想来想去又後悔了。这种贪吝、悭贪的心没有断,舍不得。舍不得的心,那是跟饿鬼道相应。哪怕是他真的布施有福,那到哪里享?到饿鬼道去享。   『假借不还』,借了东西必须还,“借人物,及时还;後有急,借不难”,《弟子规》教导我们的。所以真正要讲信用,借了人家的东西按时还,最好是提早还,这样子再借不难。但是借了人家的东西,就贪心起来,不想还;甚至希望别人忘记了,他忘记了,我就可以不用还了。还有前面讲的,“借他货财,愿他身死”,还有些更恶毒的人,借了人家的财物,还希望人家早死,早死了,就没人来追债了。有这麽便宜的事情吗?人为什麽在六道里轮回?为什麽会受苦?就是因为欠债、还债。欠命债的得还命债,欠钱财的得还钱财,这一分一毫都错不了。所以真正明白的人,布施决定是欢欢喜喜,正是修福。也不用担心布施之後,好像别人拿了我的钱不是做正经事,你有这种顾虑,那就叫後悔。   你看,我们师父上人在讲经里举的一个例子,新加坡有位谈禅法师,每天就在寺庙门口卖些蜡烛、香油灯火这些,这麽一分钱一分钱攒起来的,然後布施给这些寺院,大陆建寺庙都是多少万多少万的捐。捐了之後,再也不过问,然後只说一句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你看心里多清净?我真诚的布施,我是为了做善事,为了帮助以後,将面临着七十五年的监禁,当他听到这样的一个判决之後,自己心脏病突发,在去年七月五号就心脏病过世。另外一位,这是前任的CEO,叫做杰夫利.斯基林,他被判决了二十八项罪名,这些罪名现在已经成立,他面临着二十四年的有期徒刑。还有一位是副总裁,副董事长,在这个丑闻刚刚爆发以後,第二年的一月份,他就自己开枪打死自己,饮弹自杀。你看三位公司的钜头,贪取这麽多非义之财,他们得到什麽?他们能带走什麽?“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这是愚痴的人才会这麽做。   这里就把第四章“恶因恶报”,我们学习完毕。这一章非常重要,太上老君希望我们详细谨慎的检点自己的心行,看看这些罪有没有犯?如果是心理上有犯,身体没有造作,那也逃不过罪报。现在最後一段是结劝,这是太上老君做个小结,劝勉我们断恶修善。   【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这些话讲的是当我们心中起了善念,这个念头刚起,还没有等待身体去做,『吉神』已经跟着我们,我们马上就会注定有吉庆,有福报。如果是心底起了恶念,还没有等待造作,这凶神已经跟定你,所以灾祸就已经注定。这里全在一个『心』字,这个心很重要,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做什麽念头,就现什麽境界。所以佛经上讲,“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这个三界是指六道,我们生活的环境。它怎麽样形成的?没有别的方法,只是我们这一心念头所造。所以我们的心若是善,现善的境界;心如果是恶,就现恶的境界,全是自作自受,没有人给我们做来让我们去受的。心起贪念就变成饿鬼道,心起瞋恚就变成地狱道,心起愚痴、邪见就变成畜生道;心如果是守五戒的,不违法,那是人道;心如果起慈悲,好善好德,慈悲喜舍,那就是天道。佛的境界是平等心现,菩萨的境界六度四摄心现的,全是心作心是。我们的心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的,那就现净土。请看下文:   【其有曾行恶事。後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这句话是太上老君劝勉我们,如果是做了恶事要忏悔改过。天不会惩罚改过之人,能够一切恶事都不要再做,一切的善事都努力奉行,这久而久之,不知不觉的,『必获吉庆』,这是『转祸为福』的好方法。所以要转祸为福,要避祸得福,全在我们的心断恶修善。而且这『久久』两个字很有意思,多久才算久?在我们不要起心动念,说三年、五年,那你固定下来的话,那叫执着。我们就这麽但作善事,但作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福报就现前。“久久”是让我们不要想太多,只理会善事这一边去,这就有不可思议的这种感应。最後一句话,太上劝勉我们: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这是讲了真正吉祥的人做到三善,『语善、视善、行善』,这三善就代表身口意,语善是口业善;视善代表心善,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善,他一定看的是善,不会看人的缺点,不会看那些恶,更不会在意;行善,行为善。所以身口意三善,每天都这麽做,三年,这天就会降福。俞净意公当时就是这麽样做的,三年命运改变。如果是反过来,身语意三业都造恶,这是凶人,有凶灾,三年下来,天就会降祸。所以为什麽不勤勉的去断恶修善,而去奉行?   最後希望大家对《太上感应篇》,要把它当作佛经来读,像我们师父上人劝导的,每日念一遍,检点自己的心行,这就叫做语善、视善,行为去奉行,这是行善,那一日就有三善,三年下来,一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这个吉凶祸福全在自己把握,念佛的人要求生净土,在断恶修善这上面,一定要努力奉行,不可疏忽。真正做一个善男子、善女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一生你决定能往生。   今天我们就把《太上感应篇》学习完毕。在这六天当中,末学在讲课的时候,有什麽疏漏、错误的地方,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