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参透生死之道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5 09:28:08
参透生死之道  参透生死之道  这次,老禅师终于说出了他的长寿之道,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从六十岁的时候就盼着圆寂,视圆寂为佛家的最高境界,最大快乐。可是,我的修行一直不够,一直未能实现早日圆寂的最大夙愿。这,也许就是你要探寻的长寿奥秘吧。  恬淡平和、视死如归的心态让老禅师早早卸下了生命和心灵的重负,一直生活在别样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轻松愉快之中。而生命之树在心灵的沃野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膨胀着年轮。而
参透生死之道

  参透生死之道

\

  人终归都要走向死亡,人死如同灯灭,灯灭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要总是执著于死后如何升天,那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最好是趁生命还在之时,多为他人也是多为自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学僧道岫看着身边的不少人对禅都能够有所体会,想想自己既不幽默,又不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便决定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临走的时候道岫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禅师说:老师!学僧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然是一点领悟都没有,实在辜负您的教诲。看来我不是学禅的材料,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四方。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去别的地方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说:我的道友一个个都已经回归根源,而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但就是因缘不合。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经生出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说: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门师兄一比,立刻感到像是小麻雀看见大鹏鸟那样羞愧。

  广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样的算大?怎么样的算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能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那它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大鹏鸟虽然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但它却无法飞越生死;而一个人却可以借助思考和反省,参透生死之道,并获得解脱。

  乐天禅师一百多岁的时候身体还特别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也完好无损,总是红光满面,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有位生命学专家想从禅师这里得到一种长寿秘籍,就专门来寻访乐天禅师。第一次寻访时,乐天禅师说:没有什么秘诀啊,连我也没弄明白,我为何如此长寿的。

  几年过后,再次拜访乐天禅师。乐天禅师说:我知道为什么了,但是,天机不可泄露。

  又是几年过去了,乐天禅师的身体依然强健,一点也看不出衰老的迹象,就像进入了时光隧道。生命学专家再次来拜访,他对乐天禅师说,他对生命的探讨,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全人类。

\

  这次,老禅师终于说出了他的长寿之道,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从六十岁的时候就盼着圆寂,视圆寂为佛家的最高境界,最大快乐。可是,我的修行一直不够,一直未能实现早日圆寂的最大夙愿。这,也许就是你要探寻的长寿奥秘吧。

  恬淡平和、视死如归的心态让老禅师早早卸下了生命和心灵的重负,一直生活在别样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轻松愉快之中。而生命之树在心灵的沃野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膨胀着年轮。而一般的人,却无法理解生死之道。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担心风把蜡烛吹灭了。

  佛陀却训斥道: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他把蜡烛吹灭了,问: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因为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了哪里,他去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佛。等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了。

  我路碧空外,

  白云无处闲。

  世有无根树,

  黄叶风送还。

  唐疏山匡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