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印光大师讲故事(12)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3 09:24:15
因果报应印光大师的众多皈依弟子中,不少人都向大师表达过出家的愿望,有的再三恳求,但多数被大师劝阻。也许有人不理解,大师自己千辛万苦、意志坚定地出了家,为什么不支持他人发心出家呢?其实,大师并非反对出家,而是观察各人不同的根机,结合对方工作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考量的。而且当时世道大乱,各地抢夺庙产,出家人遭到驱逐,大师劝阻,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信众弟子的念佛修行环境。一些人认为出家生活清净,能一心办道;

  因果报应

\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弟子吃素念佛多年,总相信学佛之人,有十方三世诸佛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也时常相随拥护。至于过去生造就的种种恶业,也能渐渐消灭,纵然怨家对头,也无法加害于他。这是佛经上说的,决定真实不虚。然而今年三月,我接到上海亲戚寄来的一则讣闻,说一位虔诚信佛的张太太,吃素二十多年,常到居士林听经,逢人必劝念佛吃素,心地慈悲,乐善好施。不料一天给师兄送素菜,在马路上行走,竟然被汽车轧死。尸体被巡捕房收去,三天后,家人才接到通知认领尸体,带回安葬。我听到后,心中十分惊惶,至今疑惑不解。同修们听到,也都感觉不安,恳求师父开导,告诉我们为什么,她临终遭受如此苦难?她还能不能往生西方?请替大家说个明白,我们才能安心念佛。

  大师听了,知道他对佛法还没有真正明了。就告诉他:

  众生从无始以来,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云:假使造作的恶业有形状体积的话,十方虚空也容纳不下。一个人修持若能真诚无伪,就能转业,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恶报转化为现世轻微的果报。

  凡夫肉眼,只看得见眼前的吉凶祸福,对于过去乃至未来的因果却无法了解。这位老太太多年精进修行,一朝惨死,也许她这个苦报,可以消灭过去所造的堕三恶道的恶业,反而转生善道。如果她生前有真信愿,还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没有神通,不敢胡乱猜测说一定往生或是不往生,但可以肯定的是,行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作善却得恶报,是她前世的恶业招来的果报,决不是现在做了善事得的结果。你们见到老人这种果报,心中便产生好人没好报,还是不要行善的邪见,大家惊惶疑惑,这种知见,和那些不懂佛法的人比,有什么两样?果真深信佛的圣言,决不会因为此事疑惑不安。

  因果重重叠叠没有穷尽,这个因还没来得及报,那个果已经成熟。就象种稻一样,早种的早收;又象欠债的,有权有势的可以先讨到钱。自古就有一生作善,临终恶死,以此消除往昔恶业,来生便得荣华富贵的。

  宋代阿育王寺有一位僧人发心修缮舍利殿,想到沂亲王有势力,就去化募,对方却只捐了一点点。悲愤之余,他来到舍利殿前,挥刀断手,血流不止死去。就在同时,沂亲王生了一个儿子,哭闹不休,乳母只得抱着他到处玩耍,走到挂有舍利塔的图像前他就不哭了,一离开又哭,最后把图取下,拿到他面前,居然再也不哭了。亲王听说后很好奇,派人到育王寺查问,才知道那位僧人正是在儿子出生当天,断手流血而死。王爷不胜感慨,毅然担当起修复舍利殿的遗愿。

  儿子二十岁时,宋宁宗驾崩,膝下无子,就将孩子过继,登基做了四十一年的皇帝,他就是宋理宗。这位僧人也是惨死,假使他不是哭闹不止,见到舍利图才不哭,谁又会知道亲王的儿子正是断手惨死的僧人夺胎呢?这件事记载于《阿育王山志》,我在拜舍利的日子里读到的。

  真正懂佛法的人,不管境况遭遇如何,决不会怀疑因果定律出偏差,或者说佛法不实。那些不懂道理的人,知见不正,死搬规矩又不知因果复杂,反而错误地生起怀疑。比如你说的,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是确定的真理,决非虚妄不实,但你对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的道理,并不了解,所以产生了这种不合理的疑惑。

  过去西域的戒贤法师,是一代高僧,名震印度,却因宿世恶业,感召重病,痛苦得无法忍受,要自寻短见。绝望中文殊、普贤、观世音三位菩萨现身,告诉他:“你过去生中,常作国王,恼害众生,本来应当永堕恶道,因你弘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你长劫地狱之苦,你应当忍耐。大唐国有僧人名叫玄奘,三年之后,将来这里接受法化。”戒贤法师听后,安下心来,以坚强的意志忍耐病苦,真诚忏悔,过了一段时间病好了。

  三年后,玄奘法师来到,戒贤法师嘱咐弟子把自己当年所受的病痛告诉他,那位说苦的人,说得自己泣不成声,可以想见,戒贤法师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不明白前世因缘的人会说,戒贤法师不是得道高僧,或者说,象这么有修行人都会得如此严重的大病,佛法还能给人什么灵感和利益呢?

  就是因为你们心中知道得太少,所以稍微见到些不正常的现象,就惊慌失措。没有善根的人,因此退惰道心,看见恶人现前得福报,对因果起了怀疑。却不知这是前世所造的因,后来得的果报。既然行善的人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恶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当然也有造恶的人会把现世轻微的果报转为后世严重的果报。这些因缘果报都是复杂而难以言表的,祈望你能明察。

  我想出家

\

  印光大师的众多皈依弟子中,不少人都向大师表达过出家的愿望,有的再三恳求,但多数被大师劝阻。也许有人不理解,大师自己千辛万苦、意志坚定地出了家,为什么不支持他人发心出家呢?其实,大师并非反对出家,而是观察各人不同的根机,结合对方工作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考量的。而且当时世道大乱,各地抢夺庙产,出家人遭到驱逐,大师劝阻,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信众弟子的念佛修行环境。一些人认为出家生活清净,能一心办道;感觉家人是拖累,工作是负累,渴望出家修道。

  大师对出家的标准有二个:一是资质过人,二是发菩提心。在答复马契西居士、李苦实居士关于出家的祈请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师的一片大智慧大悲心的流露:人应当安守本分。你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妻子,应当脚踏实地,修十善业,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西方,却打着出家修行的妄想,你怎么知道自己出了家,就有这么好的运气,给你专心办道?你不晓得出家有出家的事情,谁能什么事都不管?就算你真的出了家,又会有别的烦恼出现,到时你才发现,自己仍然不好修行。一句话:放得下,怎样都好;放不下,跑到哪里都不会好。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