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印光大师:五逆十恶、诽谤正法如何往生(文白对照)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3 09:23:45
五逆十恶、诽谤正法如何往生

五逆十恶、诽谤正法如何往生

\

译文

你的信收到,详细情况已经知道。《无量寿经》中说:“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是从平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五逆十恶的罪过相当重,诽谤佛法不能生信,这种罪障,岂是漫不经心的修持所能消除的吗?而《观无量寿经》中说:“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这里不论是出家、在家还是男人、女人,只要是能教临终人念佛的人,就叫做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这里的十念,比平常的十念,那一种的猛厉、真切有着天渊悬殊的不同,所以能够往生。因为被地狱极苦所逼迫,他一听到阿弥陀佛名号,于是用全副精神来称念。除了这个念头外,绝没有其他的念头。虽然不是亲自证得一心不乱,然而他的心中毕竟完全没有其余的杂念。此时此刻,绝没有三心二意,和怀疑相信掺半的想法,所以不谈及谤法。就是平时谤法的人,这时候也必定如堕落水火之中以求救援那样的迫切,哪里有闲暇顾及怀疑、诽谤呢。《往生论》中说谤法的人必定不能往生。因为既然谤法的人,自然没有正信,怎么能往生。这是极力劝导人生正信向。如果在先曾经诽谤佛法,后来知道改悔,便能往生。比如疾病好了,就是好人。叛乱投降了就是顺民。如果说谤法的人,后来纵然改悔,也不能往生,便是完全不明白修持的准则。这样和儒家的理念尚且不溶合,何况佛法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应当成佛呢?古书中说:圣人如果迷失了正念就会变成轻狂之人,轻狂之人如果能够克制邪念就能变成圣人。所以说儒家和佛家都是以改正过错趋向慈善,以期望能够成圣作贤,断除烦恼惑业证得真如佛性为志事。世间的人不善于领会其中的道理,徒然执著于字面的意思,不过是自己产生了障碍,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印光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出家人,丝毫没有所长。见到又有什么好处,不见又有什么损失。如果真想见,又有何难。大约七月十五之后,必定会到苏州太平寺,在那里耽搁二、三个月。等到这个印书的事结束后,就长期隐居,永远和所有的人不再往来了。你想皈依,现在为你取个法名,叫做慧新,意思就是本来具有的智慧,原来是自己旧有的东西。只是由于烦恼惑业障碍,不能够享用这种智慧。现在以念佛的力量,消除烦恼惑业,重新让他恢复,得以彰显。虽然是旧的东西,也不异于新获得的一样。所以叫做慧新。还有请用念佛法门,度化一切有缘人。使得这些人都能够日日新进他们的德行,这样多么庆幸。至于修持的要义,在于敦笃伦常、去邪留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余的详细阅读《文钞》、《嘉言录》,请把这两本书做为修持的准则,此外就不多说了。 原文

  手书备悉。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约平时说。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往生论谓谤法者,决定不生。以既谤正法,自无正信,何能往生。此极劝人生正信耳。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与儒教尚不合,况佛以一切众生同具佛性,皆当成佛乎。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是知儒佛皆以改过迁善,以期希圣希贤,断惑证真为事也。世人不善会其意。徒执其文,自生障碍。可不哀哉。 光一介庸僧,了无长处。见之何益,不见何损。若欲见者,又有何难。大约七月半后,必到太平寺,有二三月之耽搁。待其印书事了,即灭踪长隐,永与一切人不相往还矣。汝欲归依,今为取一法名,名为慧新。谓本有智慧,原是自己故物。但由惑业障蔽,不得受用。今以念佛之力,消除惑业,令其复得彰显。虽是旧物,不异新得。故名慧新。又祈以此念佛法门,化度一切。俾彼咸皆自新其德,则幸甚。其修持之要,在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余详文钞嘉言录,祈检阅之,此不备书。《文钞》之《复陈薪儒居士书》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