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十善业道经讲话第九讲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0 09:29:03
各位听众,今天讲到十善业中的:

  各位听众,今天讲到十善业中的:

\

  第二、永断偷盗。  盗、是明火执杖,或以刀枪威逼他人,而夺取其财物,占为己有,就是盗。因为用强力劫取人家的财物,所以又叫他们做强盗。这里的盗、包括了偷窃、欺诈、诱骗、贪赃枉法、走漏国税、是凡不正当的收入,拢总皆叫做盗。莲池大师、沙弥十戒要略上说:金银重物,乃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都如官物、民物、一切物,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冒渡,皆谓之盗。冒渡者,如乘渡船而不给钱,等于现在不买车票而坐公共汽车,都是窃盗的行为。佛经说:一沙弥盗窃众僧公有的七枚水果。一沙弥盗窃众僧公有的面饼几个。一沙弥盗窃众僧公有的石蜜,而且盗得很少。死后都堕落地狱,受无量苦恼。照这样讲起来,佛教戒律,比较国家的法律,更加苛细。因为几只水果,几块面饼,一点点石蜜,根本值不了多少,一经盗窃,就要堕落地狱,未免小题大做,罚不称罪吧?各位要知道,不劳而获,仍然是人们的罪恶,盗窃行为,也是人类的耻辱。既然是罪恶与耻辱,又何必分盗窃的事物之多少。况履霜坚冰至,我佛为杜渐防微起见,所以虽一针一草,都禁止盗窃。更何况在道德上讲起来,盗窃得多是损德,盗窃得少,也是丧失人格,怎么能说他是苛细呢。  释尊的教训,是最讨厌佛弟子不劳而获的,所以原始佛弟子的生活所需,减少到最底的限度,三衣一钵,如此而已。虽说是靠施主布施为生,那是要你乐意的施与。而且‘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所以佛弟子的乞化,是专为修道,道若不成,甚至不知道甚么是道,当然也逃不了业果的支配。  物各有主,如不以其道而强为占有,法律的裁制,还是人为的力量。因果律的支配,是不可思议的。上海丁福保居士编的六道轮回录上,有一段故事,我讲给各位听。他说:宜州城,东南四十余里,有一家双姓皇甫的人家,兄弟四人,大兄小弟,都能勤俭谋生,仁慈忠孝。惟有行二者名字叫做‘迁’的,交游恶友,不务正业。有一天,他的母亲,从房间里,取出六十文铜钱,准备叫人上街买东西的。取出来以后,权且放在客厅的棹上,自己又到别处有事去了。奇巧、皇甫迁,从外归来,一见到钱,不问所以然,因为机会难得,拿了就跑。举家大小,各有各事,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出入。及至他的母亲发觉到六十文钱已经失去,又不知道不肖子的忽然归来。于是合家大小,皆蒙了不白之冤。没有经过好久,皇甫迁得病死了,托生在自己家内为猪,等到养壮了,卖到邻庄村社家去充秋祭的祀品,得钱六百文,这是农村人家常有的事,不算啥希奇。可是卖猪的这天夜里,皇甫迁的老婆,梦中见到那只猪,以鼻子触他,并对他说:我是你的丈夫,我因盗窃了母亲六十文钱,使全家皆受冤枉。我死了,便投猪胎,来偿债,现在社家欲杀我,你是我女人,何忍不告诉儿女们赎我。那妇人做了这样一个梦,心里很为惊讶,但不信有这样的怪事。于是放下身来,还是睡他的觉,可是又梦到他丈夫化的那只猪,猪且以鼻嘴触他,叫他快醒。妇乃大惊,披衣登堂,准备告诉婆婆。可是婆婆也已披衣起身,同时儿女们,皆有此梦。于是以一万二千文,由他的哥哥,和他的儿子,连夜奔至三十里外的邻庄,与社长商议将猪赎回。社长因中午就须祭祀,坚持不肯。复经他的哥哥,哀恳有面子的绅士,将实情说出,付了二十倍的代价,方才邀得社长的首肯。猪既被赎,哥哥向猪说:你如果是我的弟弟,你应认得路,你向前走吧。猪即摇头摆尾,向前直奔。回家不久,亲友邻居,皆知道这件奇事了。彼此之间,有了嫌怨,皆以猪相骂。因此、儿女们皆感觉到愧耻。于是私下向猪报说:爷爷作了不善,受此猪儿,使儿女们出头不得。爷爷生前与徐贤者交好,现在将爷爷寄养在徐贤者家,儿女自愿送食供养,好不好?猪听了儿女的话,泪珠双流,自己走往徐家。后来又活了三四年,无病而死。因果业报,不论亲疏,而且因缘成熟,如水之就下,不须谁在作其主宰。所以金刚经上说,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假如有人问,每天被杀的猪,何止千万,为什么不一一皆会托梦呢?这问题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假如有人问,每天被杀的猪,何止千万,为什么不一一皆会托梦呢?这问题问得也很有道理。须知人类的聪明,多不能带至后世,而且我们在梦中,往往多忘记了自己,何况隔世。因为一经过胞胎,就神识昏迷,什么都忘记了。这故事里的皇甫迁,因为从人道中,初投猪身,初亦不知道自己的本来,由于杀的恐怖、刺激、触发他过去的往因,才知到托梦求赎,这是千千万万中难得其一的,也是冥冥中若或使之,使世人知所警惕罢了。向下讲到:  第三、永断邪行。邪行、是不正当的行为。如果参照其他地方所讲的十善,以及下文‘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中的第四、妻莫能侵’的话看来,应该是不邪淫。合法的配偶,叫做正淫。合法的配偶而外,拈花惹草,或不是时候,不是处所,或有违常道的淫行,总叫做邪淫。佛教的人天乘法,因为男女关系,乃是人类延续的必要行为,故在所不禁。至于邪淫,则伤风败俗,使人类同于禽兽,陷于无耻,在法律亦所不许。儒家以淫为万恶之首,历史上因男女的贪爱,造成的祸乱,甚至国破家亡者,不知几多。文昌帝君阴骘文上说:‘逢佳丽于闺阁,肠回百转;遇娇姿于道左,目注千翻’。 释迦世尊,在四十二章经上说:‘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音逆ㄋㄧˋ),故曰凡夫’。又说:‘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下无能为道者矣’。人类由情欲而生,所以念念不忘情欲。而色为情欲的媒介,因而邪媱的行为,多因贪爱美色而起。我贪汝色,汝爱我心,贪爱纠缠不清,生死永远不了。故出家学佛,必须断尽淫行;在家为道德所系,风化攸关,亦必须戒绝邪淫,既可安定社会,亦不致失去人身。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