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南怀瑾传奇一生:大度看世界 从容过生活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10 09:22:42
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9月29日下午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享年95岁。他的一生宛如传奇,曾习武学文,在台湾备受推崇后又在大陆掀起传统文化热潮。对于他的学术造诣,则有着非常不同的评价,有人奉他为国学大师,也有人认为他的著作有常识性错误。文武兼修 三教合一  南怀瑾九十多年的人生履历,颇具传奇性:文武兼修,三教合一,寻访天下名师学武,峨眉山中闭关读禅……  据媒体报道,南怀瑾1

  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9月29日下午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享年95岁。他的一生宛如传奇,曾习武学文,在台湾备受推崇后又在大陆掀起传统文化热潮。对于他的学术造诣,则有着非常不同的评价,有人奉他为国学大师,也有人认为他的著作有常识性错误。

  文武兼修 三教合一

  南怀瑾九十多年的人生履历,颇具传奇性:文武兼修,三教合一,寻访天下名师学武,峨眉山中闭关读禅……

  据媒体报道,南怀瑾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就熟读诸子百家,兼习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怀瑾投笔从戎,曾任教于中央军校(黄埔军校迁入成都后改名)。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每逢假日闲暇,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后于青城山灵严寺结识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师袁焕仙,遂拜门墙,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研修佛学。1945年,他前往西康等地参访,闭关修行三年。1949年,南怀瑾前往台湾,在大学开课任教,不少名人均是他的学生。

  20世纪70年代,南怀瑾已经在台湾声名鹊起。包括《论语别裁》在内的南怀瑾作品此后引进大陆,很快就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2004年,南怀瑾移居中国上海,后移居到苏州,创建太湖大学堂。作为南怀瑾的试验田,这里不同于普通民办教育,不涉及数理化,更强调古文、武术、中医等传统教育,以诵读和释义为主。

  三不原则处世智慧

  南怀瑾虽总被奉为大师,但从不受其束缚。正如他对于生活的一贯理念,一切都是随性随心,做个简单的人。

\

  南怀瑾潜心向佛,但从不标榜吃素,也不拒绝看上去与养生相斥的东西——比如抽烟。70多岁高龄时,会毫不掩饰地向青年晚辈要香烟抽,像个小孩子,很活泼。据台湾曾子南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曾王君回忆,南先生没有被任何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文化所束缚。他写了那么多传统文化的书,但在他身上我们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后遗症,不做作。

  迄今为止,南怀瑾有30多本专著,但除了《禅海蠡测》是亲笔所写外,其他著作都是他上课时所讲,之后由学生整理而成。

  南怀瑾的文化思想也影响到了经济界。西方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曾多次到中国向南怀瑾求教,而不少中国企业家则成了南怀瑾的忠粉。在南怀瑾的企业家学生中,海航董事长陈峰被他称为最言听计从的弟子之一。

  据说,南怀瑾办事有个三不原则:一、不向既成势力低头!已是既成势力,投靠不上。二、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既然反对,和他妥协也没有用。三、不向不赞成的人士拉拢!不赞成的人拉拢了也不可靠。从三不原则,似也可见南怀瑾的处世智慧。

  古稀之年修金温铁路

  除了研究文化布道国学之外,在台湾的30多年里,南怀瑾还开公司、办杂志、成立出版社。后来,还筹资回国建设金温铁路,自己当董事长。做商人,南怀瑾亦从容。

  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上门拜访,向他提及金温铁路建设。南怀瑾为之所念,与弟子成立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1992年11月18日,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香港联盈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586万美元,占80%。6天后,浙江省金温铁道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怀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正式开工,6年后,金温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行。而在通车前夕,南怀瑾基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想法,将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在金温公司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地方。

  学术著作也引发争议

  南怀瑾的主要著作,贯穿儒释道三家,包括《论语别裁》、《楞严大义今释》、《老子他说》以及《正统谋略学》等。有评论称,在上个世纪的出版市场,南怀瑾的名声并不亚于热得发烫的余秋雨。图书畅销的同时,盗版也随之而来。有关南怀瑾图书维权的消息,一直到最近几年仍不时见于报端,足见其图书的受欢迎程度。

  不过,对于南怀瑾著作的学术价值,历来有争议。支持者称南怀瑾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堪称一代国学大师。

  但这一说法遭到国内学术界的诸多质疑。著名学者张中行就曾撰文,从3个方面批评《论语别裁》,认为该书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这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

  持类似观点的并非张中行一人,甚至还曾有人写了一本书,对《论语别裁》逐句进行了批驳。

  对于质疑,南怀瑾说,这一切都与他不相关,也没有辩驳的想法,明白的人自会分辨,不明白的人辩解也不明白,徒费口舌而已。他甚至自嘲说,他的一生也确实就是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南怀瑾为何不出家?

  南怀瑾对传统文化深有研究,特别是对禅宗,他不仅视为学术,还身体力行地修行。故常人都以为他会出家。 1967年春天,南怀瑾前往台北土城参观承天寺,与广钦老和尚见了面。广钦后来致意南怀瑾,劝他出家为僧。南怀瑾作了一首诗作为回答:

  《游承天寺答广钦老和尚劝出家话》

  昨从歌舞场中过,今向林泉僧寺行。

  欲界禅天原不异,青山红粉总无情。

  时难辜负缁衣约,世变频催白发生。

  拄杖横挑风月去,由来出入一身轻。

  这应该是南怀瑾一生未曾出家的心里话了。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