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南怀瑾老师为七都老太庙捐款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30:10
孝行天下,德配千古——在七都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暨“七都孝贤”表彰仪式上的发言2012年9月4日太湖大学堂秘书长 马宏达尊敬的査书记、张镇长及各位领导 尊敬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如果说,孝道是亲情反哺。那么,助人为乐,就是社会中普通人与人之间的美德。今天奠基修复的老太庙,之所以曾经在古代那样的辉煌红火,不仅太湖流域的人们纷纷来参拜,而且得到苏州府、湖州
孝行天下,德配千古——在七都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暨“七都孝贤”表彰仪式上的发言

2012年9月4日

太湖大学堂秘书长 马宏达

尊敬的査书记、张镇长及各位领导

尊敬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南怀瑾老先生和太湖大学堂全体同仁,对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仪式暨“七都孝贤”表彰活动,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今天,由七都公众推举的孝道贤人们,在此集体亮相,接受七都镇党委政府代表全镇公众的隆重表彰,并且集体为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剪彩,这个活动非常特别,值得写入七都镇、吴江市乃至整个环太湖地区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

众所周知,百年以来,中华文化,在国际国内的风云变乱中,被破坏得七零八落,命如悬丝。时至今日,教育与文化的迷惘、道德与风气的混乱,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到切肤之痛。埋怨、无奈、迷惘、不信任、不耐烦甚至激愤的情绪,在社会中泛滥。但与此同时,希望、求索、重建美好社会的愿望,也越发强烈和急迫。

有句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讲文化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不易。而中国近百年来文化教育的彻底变乱,使得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顶天立地的人,就更是数倍的艰难。

我们究竟从哪里入手呢?从哪里入手改善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的国家呢?

所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因而社会的问题,文化教育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责任,而绝不仅仅是学校或政府的责任。所谓国家、政府,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其中的每个人,也都有其不可推卸的相应责任。

因此,大家的事,要大家来办。大家的问题,要大家来解决。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心。点亮自己,自然会照亮别人。如果每个人能够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随时随地改善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为教育自己、建设家庭、建设良好的社会国家,各自尽心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与国家,将会迅速改善,我们今天的社会理想,就会变成明天的社会现实。如果相反,我们仅仅是抱怨、埋怨,仅仅是寄希望于他人改善、社会改善、政府改善,而不能从改善自己做起,那就如同每一支蜡烛都希望别的蜡烛点亮,却不点亮自己一样,终究还是一片昏暗。

可喜的是,七都(庙港)——这个曾经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太湖古镇,在21世纪初的今天,又重新张扬起人文文化的正气,号召公众推举孝道贤人,并且恢复重建太湖文化的标志——老太庙文化广场,这两件事,都是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大好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禽兽的第一个标志。一个尽心尽力孝敬父母长辈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具有深沉情怀与厚道人格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和承受苦难的贤德之人,必定成长为一个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有礼义廉耻之人,也必定成长为一个使人受益的好公民、好同事、好朋友、好邻居。

曾子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诚哉斯言!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国家,在广义上,最好的教育,永远是以率先垂范身教言传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启发别人自觉改善自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而以管理和传授知识为本的教育,已经舍本逐末,属于教育的外围了。

今天这八位孝道贤人,他们不是教育家,而是普通的群众,但是他们以克尽孝道的行为,自然成为社会的榜样。他们点亮了自己,也自然照亮了周围的人。今天,他们又照亮了整个七都,也必将照亮即将知道他们事迹的每一个人。在向他们致敬、为他们深深感动的同时,我们每个人是否也应扪心自问,问问自己做得怎样,问问自己,是否也可以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些什么有益的改善。

每个人的心,如同一块心田。如果不去勤奋耕耘,种上好的庄稼,而是任凭杂草丛生,那绝对不会有好的收成。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一块需要好好耕耘的田。我们的社会国家,则是需要每个人来好好耕耘的田。这块田的状态怎样、收成如何,要看我们每个人,在上面种植了什么,又荒芜了什么。

\

如果说,孝道是亲情反哺。那么,助人为乐,就是社会中普通人与人之间的美德。今天奠基修复的老太庙,之所以曾经在古代那样的辉煌红火,不仅太湖流域的人们纷纷来参拜,而且得到苏州府、湖州府的隆重礼遇,决不仅仅因为元明两代皇帝敕封邱老太爷为侯为王,更是因为近千年以来,太湖流域的民间,都相信邱老太爷父子,一直保护着太湖人民,每当在太湖上遇到危险时,人们都会求助于他们,相信他们会及时出手,助人为乐。古话说,“聪明正直,死而为神”。人们供奉的似乎是神,但是神由人做,人们心中真正尊敬供奉的,实际是人格高尚、对社会大有贡献的人。

今天,对老太庙决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以“老太庙文化广场”为载体,包容进去很多了不起的人文文化,其中有吴国的祖先——圣人吴太伯的文化精神,有佛菩萨慈悲与智慧并重的文化精神,有被奉为财神的商圣范蠡的文化精神,有吴国历代贤人的文化精神,还有以邱老太爷父子助人为乐为代表的太湖文化精神。

老者考也,太者大也,经过众多考验而成就伟大人格者,才有资格称为“老太”。今日重建的“老太庙”,其中的“老太”,不仅仅是保护太湖流域人民的邱老太,更是吴国的圣人祖先吴太伯,是吴国诸位了不起的圣贤,他们代表着人人都会崇敬的伟大人格与伟大贡献。因此,他们有资格受到人们永远的尊敬与怀念,他们的人格风范与伟大功德,永远垂范世间。因此,老太庙文化广场,对于七都镇乃至整个环太湖地区的人们,乃至整个古代吴国的范围,都有着重树伟大人格榜样以教化社会的重要历史文化意义。

为此,太湖大学堂的校长——九十五岁高龄的南怀瑾老先生,不仅亲自关心指点老太庙文化广场的筹建,亲笔题写了“老太庙”的名字,而且还捐出18亩土地指标用作老太庙文化广场核心区建设,又派出国际知名大建筑师登琨艳先生,为老太庙文化广场做义务的建筑设计。此外,南怀瑾老先生和太湖大学堂的同学们,还为此捐出了共350万余元人民币。其中100万元,是南怀瑾老先生的稿费,他老人家说:这笔钱,是读书人心血换来的干净钱,虽然不多,但也希望为此地人民的福祉与文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大家捐款不论多少,哪怕是一块钱、五块钱,或者出人,或者出力,都是一份宝贵的心意和功德。我们希望这个文化广场,作为本地人文文化建设的载体之一,不断地启发影响人们,以圣贤为榜样,人人从我做起,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共建美好社会与美好家园。

今天这两个活动,是本地人文文化重建与发扬光大的奠基与起点!

让我们对这里的未来,致以最美好的祝福与祝愿!

谢谢大家!

*****

附:《老太庙》

作者:沈敏燕

老太庙现如今是七都庙港香火最旺的小庙之一,三间“人字梁”结构的庙堂,是由民间集资重建的。庙里的佛像和衣着是根据老人们的记忆按照原先的形状和姿态恢复塑造的。门前有一棵雄性的百年银杏树。老太庙东临老太庙河,西毗汤家扇港,南界新开港,在大庙港2组地界。

原先老太庙的建筑整体风格廊腰缦回、飞檐高耸,极具江南庙堂建筑的风范。

建筑进堂为三进式。第一进东首为马坊,里面有白马一匹和马夫一位,西面是船房,里面有木船一艘,中间是甬道。第二进是大殿,正堂供着“平国王”菩萨,旁边是各路的朝奉。第三进是夫人殿,供着菩萨的夫人和少夫人等。一雌一雄两棵百年银杏树在大殿东南方位的天井里,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古意浓浓,让人万般尘念,此际全无。可惜的是雌性的银杏树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被砍伐,做了船板。

在正房的东面还有戏台,每当庙会,就会请戏班来唱戏。每年最重要的庙会是在农历正月二十和十二月二十。正月二十称“开印戏”,寓意是菩萨开始办差了,这个戏也叫“蜡烛头”戏,请戏班的钱由庙里的和尚出,因为大年初一香火旺,有很多的蜡烛头,卖掉后就请戏班来唱戏。十二月二十称“封印戏”,菩萨结束一年的事务,封印休息了。这个戏也叫“大家戏”,是由大家凑钱请的戏班,据说当天还有十三尊大天地菩萨也会来看戏。

每隔20年会出一次大庙会,民国8年(1919)年为最后一次出会,老太菩萨有两个儿子,20年一次的庙会也是他们交接坐殿的时刻,想来菩萨也奉行公平、公正的处世态度的。老太庙会的会费由庙里的主持和当地的绅士组织筹募,因为老太庙会的极富盛名,震泽和南浔的富户也有相当数额的募资。准备工作要有两个月之久,会前演戏半个月,戏目有地戏、高跷、臂香等。历次的老太会苏州府均供12匹白马点缀其中,旗幡蔽日,锣鼓喧天,队伍长达两里,很是壮观。

关于这座庙的菩萨有着很多传说。庙里的菩萨官号叫“平国王”,真正的官衙在镇江。所以镇江的人不能随意叫菩萨的小名。有趣的是因为庙港是菩萨的出生地,所以每当有难的时候却要大声叫菩萨的小名“邱瘌痢”,才会以最快的速度来救援。如果唤“邱老太”就慢了,因为“邱老太”是官场的名字,所以他要换好官袍才能出现。

传说“邱老太”是保当地一方平安的好菩萨,曾经有人在大雨滂沱时无法回家。一艘渡船停靠身边,船帆上写着一个“邱”,船夫说是自己老太庙港的邱瘌痢。那人回家因为雨停了,就把雨伞忘在渡船里了。第二天,就到老太庙港来寻伞。大家一听找“邱瘌痢”就笑嘻嘻的一指庙门。没想到伞真的在庙里的木船里找到了,那只橹还是湿的,橹上还缠绕着水草。众人是惊奇不已。

流传更广的是,民国29年(1940)年7月,庙港村发生霍乱,有21人在这次霍乱中死亡,但是紧邻庙港的庙宇周边一带太平无事。老太菩萨托“话人”传话说,天黑以前关门熄灯睡觉,不能随意走动。菩萨和各路朝奉会在各个桥口、路口守着,不让瘟神靠近,还会在各家各户的水缸里撒“仙丹”防病。大家都听从菩萨的建议,天黑以后不敢走动。只有一个沈姓的男子不听劝告,去了一趟疫区丈母娘家,回来后不久就死了。但是疫情却没有蔓延,当地以后没有人在这次疫情中死亡。

这些都是美丽的民间的传说,传说是取悦于耳的动听的故事,它的存在是经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传述流传至今,也是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如今,老太庙的香火依然很旺,大年三十,拜佛的车队在路上绵延数里,很是有点壮观。在太平盛世,民间对于佛教的文化活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佛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虽然这只是较低层次的佛教的表面现象,但总也是个好的开端。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5日...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