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28:32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建康府华藏密印安民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县)人。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正住持昭觉寺,安民禅师与其座下弟子胜禅师为好朋友。因此,安民禅师得以有机会参礼克勤禅师。  一日小参的时候,圆悟禅师举国师三唤侍者之公案以及赵州和尚对此公案的拈题  南阳慧忠国师一日唤侍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建康府华藏密印安民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县)人。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正住持昭觉寺,安民禅师与其座下弟子胜禅师为好朋友。因此,安民禅师得以有机会参礼克勤禅师。

  一日小参的时候,圆悟禅师举国师三唤侍者之公案以及赵州和尚对此公案的拈题

  南阳慧忠国师一日唤侍者,侍者应喏。

  慧忠禅师如是三召,侍者三应。

  慧忠国师道:将谓吾孤负汝,却是汝孤负吾?

  后来,有僧就此公案请问赵州和尚: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

  赵州和尚道:如人暗里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

  举完之后,圆悟禅师便问:那(哪)里是文彩已彰处?

  [自性虽无形无相,无可描摹拟议,但是吾人的举手投足、日用应缘处,无不是自性在现行起用,一切都是它已彰的文彩,除此之外,何处更觅它文彩?]

  安民禅师一听,心中忽然生起大的疑情。于是便告香(学者焚香,请师家升座说法之仪式)入室请益。

  圆悟禅师问:座主讲何经?

  安民禅师道:《楞严》。

  圆悟禅师道:《楞严》有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毕竟心在甚么处?

  [八还义见《首楞严经》卷二,八还,即从八个方面推究、还源事物的生起因缘。大意是,身处堂中,所见之明还日轮,暗还黑月,通还户牖,雍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勃还尘,清明还霁。八还的意思是说,一切有为法,均由因缘而起,一一事物皆可推其生因,唯有能现生一切万法的妙明真心本身是找不到生因的,它是法尔如是的,属无为法的范畴。]

  安民禅师便从文字知解的角度,作了种种详细的解说。可是圆悟禅师皆不认可。

  安民禅师于是再次向圆悟禅师请益。

  圆悟禅师便令他于一切处作文彩已彰会。

  [圆悟禅师的意思是让他把日用中的一切均当作自性的妙用来会。]

  后来有一次,安民禅师在圆悟禅师身边,偶然听见有一位僧人向圆悟禅师请益十玄谈,那僧刚举问君心印作何颜这一句时,圆悟禅师厉声说道:文彩已彰!

  安民禅师一听,言下有省,于是请求圆悟禅师印证。圆悟禅师便示以色钳锤。安民禅师此时有所省悟,但是未彻,心中尚有疑滞,故被问得茫然不知所措。

  一日,安民禅师又入室参礼圆悟禅师。

  安民禅师道:和尚休举话,待某说看。

  圆悟禅师便答应了。

  安民禅师道:寻常拈槌竖拂,岂不是经中道,一切世界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

  [参禅贵直指。安民禅师又落在语言文字知见之中。纵然答得再圆满,于己何益?!]

  圆悟禅师笑道:你元(原)来在这里作活计!

  安民禅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下喝敲床时,岂不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悟禅师道:你岂不见经中道,妙性圆明,离诸名相?

  安民禅师一听,终于言下释然。

  圆悟禅师后离四川,前往夹山传法。安民禅师便终止了自己的讲经活动,陪侍圆悟禅师前往。

  一日夜参,圆悟禅师为众人举古帆未挂之公案,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

  有僧问岩头全奯禅师:古帆未挂时如何?岩头禅师道:小鱼吞大鱼。又有僧一如前问,岩头禅师道:后园驴吃草。

  后来有很多禅师,皆借用古帆未挂时如何这一话头来接引和勘验学众。

  安民禅师听了这一公案,心中狐疑,未能契旨,于是请求圆悟禅师为他开示。

  圆悟禅师道:你问我。

  安民禅师便问:古帆未挂时如何?

  圆悟禅师道:庭前柏树子。

  安民禅师终于豁然大悟。他欣喜地告诉圆悟禅师道:古人道,如一滴投于巨壑,殊不知大海投于一滴。

  圆悟禅师知道他这次是真正地彻悟了,便笑道:奈这汉何!遂予印可,不久,又令安民禅师分座说法。

\

  圆悟禅师曾说偈赞叹道:

  休夸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

  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

  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

  今日烦充第一座,百华丛里现优昙。

  亮公指西山亮座主,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参见西山亮座主悟道因缘。德峤指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参见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安民禅师悟道后,曾礼偈过蒋山慧懃佛鉴禅师。

  佛鉴想勘验一下安民禅师的悟境,便问:佛果(圆悟克勤禅师)有不曾乱为人说底句,曾与你说么?

  安民禅师道:合取狗口!

  佛鉴禅师于是大声叫道:不是这个道理!

  安民禅师道:无人夺你盐茶袋,叫作甚么!

  佛鉴禅师道:佛果若不为你为,我为你说。

  安民禅师道:和尚疑时,退院别参去!

\

  [佛鉴禅师再三设圈套,均被安民禅师识破。若不是心中已达不疑之地,决不能达此境界。]

  佛鉴一听,便呵呵大笑。

  安民禅师后出世,开法于保宁,不久又迁华藏,末后又住中峰。

  曾有上堂法语云:众卖华兮独卖松,青青颜色不如红。算来终不与时合,归去来兮翠蔼中。可笑古人恁么道,大似逃峰赴壑,避溺投火。争如随分,到尺八五分镢头边,讨一个半个。虽然如是,保宁半个也不要。何故?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其中,逃峰赴壑,避溺投火、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两句,颇值得我们品味。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