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28:14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说出如来与众生的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怎么去体会佛心?佛心是大慈悲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是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亲生子女这样的心。我们对佛心有时候是非常的隔膜、非常疏远,所以要了解佛心需要先理解父母的心,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说出如来与众生的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怎么去体会佛心?佛心是大慈悲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是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亲生子女这样的心。

我们对佛心有时候是非常的隔膜、非常疏远,所以要了解佛心需要先理解父母的心,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就像世间有一句话:有一种爱能够让我们泪流满面。母亲十月怀胎历尽种种辛苦,生下来还要无微不至的呵护。孩子尿床了,她宁愿自己睡在湿的地方,也要把孩子放在干的地方。孩子生病了,她痛苦、焦虑,恨不得病痛都到自己身上来!

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知道高空的物体高速坠落时具有很大的动能,将难以阻挡,就像空中的小鸟撞击飞行中的飞机能够把飞机厚重的钢板撞成一个大洞一样。他常常跟学生讲述这个道理。

\

有一天,他的妻子非常恐惧地跑过来说:;不得了!他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大概都还不懂事,就爬到最高的一层楼顶上去了,就在楼顶的边缘,在那里走来走去,想学小鸟飞翔。他的妻子一看见就赶紧去找她的丈夫。这个父亲一听,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往外跑。看到他那四岁的女儿站在高楼顶上,在那里非常危险的走动。这个女儿一看到父母在下面就很高兴,就从楼下真的跳下来了。这个教授的旁边有几个学生,知道危险都挽着他的手不让他动,都怕他冲过去。但这个教授在这关键时刻挣脱了他的学生的手,冲过去伸手接他的那个四岁的女儿。;噶当一声,胳膊就断了,腿也断了,一下子就昏过去了。到医院去抢救,两天后才苏醒过来。他的妻子、他的学生都在旁边等候着,看到他苏醒过来就说:;我们等你等了两天两晚,你终于醒过来了,知不知道这太危险了!这个教授说:;我知道危险,我搞了半辈子的力学,怎么能不懂这个呢?但是父亲和女儿之间只有爱,没有力学!

我们再来看个母爱的例子。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大地震以后各地的救援人员都去了,在残墙断壁里面找人。两天之后,救援人员正在找人的时候,忽然在一个障碍物下面看到了这么一个场景:有一个母亲用手撑着地,她的背上有很多大石块压在她的背上。她的一个七岁的小女儿就在她的身体下面。她用整个身体支撑着那么重的重量,整整支撑了两天。她一看到救援部队来了就赶紧哭着喊:;赶紧救啊!我已经顶不住了!救援人员一看到这个场景都很感动,光是搬那上面的石块用了大半天才搬开。人们把她的那个七岁的小女儿先扯出来,这扯出来一看,她的小女儿已经断气了。但是她的母亲还在问:;我的女儿怎么样?我的女儿怎么样?这时候救援人员都在安慰她说:;你的女儿没事,我们已经送到医院去了。生怕说她女儿去世了有可能她当下就完了。然后就把她送到医院,但是她僵直的胳膊今后就没有办法再弯曲了。这就是母爱!

\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愿意把子女的痛苦担荷在自己的身上,而作为子女是常常不了解的。小时候在父母的恩爱当中他不了解,认为理所当然,然后到了青少年时还叛逆,有段相当长的叛逆时期。等到他父母年老了去世了,这时候他也做了父母了。当他做了父母的时候,他才有点理解他父母的恩,等到理解他父母的恩想报恩的时候,他父母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这个世间的子女一般都很难去报答父母的恩德。

一个作家写文章回忆他的母亲。这个作家二十岁的时候有一个事故,双腿高位截肢,坐上了轮椅。青春年华之时遇到这样的灾祸,他心里异常烦躁,总觉得老天不公,天天发牢骚。他就每天坐上轮椅到那个公园里面,找一个最僻静的地方去消磨时光。当他每天走的时候,他的母亲希望他不要走,但又不敢拦阻他,因为他脾气不好。她只能默默的给他准备轮椅推他,推到门口他的儿子也不需要他的母亲跟着,要自己出去。他不知道他走了之后他的母亲要站在那里,站一两个小时看着他。他是偶尔有事回来拿点东西的时候,一看,他的母亲怎么还在门口张望?他发现了之后,到了傍晚都不想回来,因为他觉得太痛苦了,想一个人呆着。但是他的母亲看到时间到了他还没来就得去找他。那个公园很大,他有时还很倔强,坐在那个树木最繁茂的地方,让他母亲看不到。他母亲呢还是个近视眼,就到处找,所以最后他才知道他的轮椅的每一个印子旁边都有他母亲的脚步。等到母亲四十九岁去世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由于自己的缘故,他的母亲比他自己更痛苦!这时候他深深地忏悔。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追求事业、追求五欲六尘,我们是很少想到父母的。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是一个不知恩、不报德的这样的众生。那我们知不知道有一个比父母对我们还恩德的一尊佛——阿弥陀佛。他在因地发无上菩提之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于无量劫,广行菩萨六度万行。在无量劫的无量的生命过程当中,都为众生献出生命,给众生广结法缘。为完成这桩救度众生的大愿,阿弥陀佛献出的鲜血多于四大海,尸骨高于须弥山。对众生的恩德,百千万亿倍胜过父母对子女的恩德。

但是,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不了解、不知道啊。这十劫以来,阿弥陀佛就像慈悲的母亲,在门口每天的张望,看着这个轮转了无量劫的浪子,什么时候能回头?这个慈母思念子女的心早已成就。众生在那里受苦,阿弥陀佛就如箭入心!我们在无明的大梦里面不断地做着各种恶梦,不知道去何处求救,以为在轮转的过程当中只有自己孤独、无助。实际在法界当中早已成就了一种救度我们的力量就在当下!十劫以来阿弥陀佛那双接引的手就在我们的手边。这种拯救是无条件的,就好像父母帮助小孩不会谈交换条件一样。只要我们能够信愿具足,我们这个浪子能够也像母亲思念子女一样去思念我的母亲,那这样这两种思念就耦合起来了,就互动起来了,这就叫感应上了。感应是很容易的,因为母子的天性是那样的密切相关啊,这种相关、这种感应,一方面是靠佛已经成就的慈悲,另一方面要靠我们众生的纯孝之心——孝心。如果这两者具足,就感应道交难思议。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