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节选)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9 09:24:27
1,对宇宙结构的描述几千年来,人们都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月亮,太阳以及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运行的。直到大约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也就是说,太阳才是中心,而地球,月亮,星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这一比较正确的说法竟遭到当时天主教会的反对,那位科学家(布鲁诺)竟被教会活活烧死了。而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提出的空间宇宙构成的学说竟与今天最先进的天文学,宇宙构

1,对宇宙结构的描述几千年来,人们都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月亮,太阳以及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运行的。直到大约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也就是说,太阳才是中心,而地球,月亮,星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这一比较正确的说法竟遭到当时天主教会的反对,那位科学家(布鲁诺)竟被教会活活烧死了。而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提出的空间宇宙构成的学说竟与今天最先进的天文学,宇宙构成学说是那样的吻合,那样相似。佛陀不认为地球,太阳是中心,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华严经”。。在“华严经”第一卷之前,华严处会之后,是法界安立图这里先讲了小世界 - 。也就是我们的地球,月亮,太阳,都围绕须弥山转,因此,小世界应该不是太阳系本身,而应该是银河系接着提出了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的概念也就是说一千个银河系,算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谓之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谓之一个大千世界(十亿个银河系),并且画出了图形,还特别说明了图形是平面的,实际上是立体的。

接下去讲无量数的大千世界构成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无量数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世界海。再接下去,佛陀讲了,若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中心,在它的八方上下可以标出十个世界海,它们都与华藏世界海相等,并且指出:'广说者不可穷尽。 '说十方包括上下,早知地球是悬在虚空中,且太阳系,银河系都是悬空的。而且在“华严经”第八,第九,第十三卷,即华藏世界品更是专门,详尽地给我们讲述了无限宇宙之构成。回转形世界。江河形世界。旋流形世界。轮辋形世界。(插图)在二十世纪快要结束的今天,天文学界的科学家们使用了那么多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才看到的宇宙空间,而我佛如来在二千五百年前就看到了,而且更广远,并且讲得那样具体,那样清楚。难道这也是封建迷信吗?这能用一般的'宗教'二字所能说明的吗?银河系有多大?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有说10万光年的),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对我们常人来说,浩瀚无垠的宇宙几乎是不可度量的。而对天文学家来说,精确地测绘宇宙天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天文学采用的计量单位是“光年”,即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距离。光的前进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一光年大约是9.7万亿公里。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而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别的星系,距离我们有数十亿光年。最新发现的类星体位于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边缘,与地球相隔约100亿〜200亿光年,是迄今所知的最遥远的天体。如此遥远的距离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天文学家第一种估计,宇宙中最遥远的天体距离地球约有100亿光年。而按第二种速率计算,则宇宙边缘距离地球达200亿光年之遥。而一个娑婆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8万光年乘十亿= 8 × 10 ^ 13光年(800,000八十万亿光年),远大于现在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连一个娑婆世界都没有看到底,何况无量数的大千世界构成的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无量数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世界海!

2,最早的天文数学。二千五百年前的数学还没有现代这么复杂,高深就在那个数学还处在比较原始的时候,佛开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讲了大数,并为大数定名所谓。幂,也就是乘方,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字幕)X的ñ次幂,也就是一个大写的十,在它的右肩上写上一个小写的ñ。念起来是的'X的ñ次方'。如果二者均为2,即是2的2次方,表示两个2相乘,结果是4。也就是'2的2次方等于2乘2等于4'。佛给我们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在华严经中所说的数字大大超过了现今宇宙学的天文数字。佛还给我们讲了大数,给大数定了名,而且告诉我们数大无限。这讲这件事是有根据的,是写在“华严经”上的八十卷本“华严经”卷六十五第十一页到第十二页上面写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自在主童子面前... ...原文是: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书数算印等法。

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 ...我亦能知菩萨算法。所谓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祇。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喻。喻喻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善男子。我以此菩萨算法。算无量由旬广大沙聚。悉知其内颗粒多少。洛叉(梵语lak'sa),今依“俱舍论”卷十二的记载:“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中略)... ...十跋逻搀为大跋逻搀,十大跋逻搀为阿僧企耶。“一洛叉(10万,10 ^ 5)一百洛叉为一俱胝(千万,10 ^ 7),此处华严比“俱舍论”讲的大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10 ^ 14)。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10 ^ 28)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10 ^ 56)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10 ^ 112)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10 ^ 448)(按此逻辑推理,可能指:矜羯罗矜羯罗为一优钵罗:即10 ^ 224;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即10 ^ 448)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祇。(10 ^ 896)僧祇僧祇为一趣。(10 ^ 1792)趣趣为一喻。(10 ^ 3584)喻喻为一无数。(10 ^ 7168)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10 ^ 14336)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10 ^ 28672)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10 ^ 57344)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10 ^ 114668)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10 ^ 229376)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10 ^ 458752)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10 ^ 917504)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10 ^ 1835008)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10 ^ 3670016)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10 ^ 7340032)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10 ^ 14680064)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10 ^ 29360128)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10 ^ 58720256)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10 ^ 117440512)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10 ^ 234881024)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10 ^ 469762048)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10 ^ 939524096)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101879048192)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103758096384)也就是1后面有3758096384个0。(37亿5809万6384)如果你一秒钟写两个零,不停地写,写3758096384个0需要60年!我们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总数,为10的80次方,大概是我们能赋予意义的最大天文数字,而显然华严所说的宇宙概念比我们观测到要大的多。佛典中经常出现很大的数字,反应出佛教的眼光不是只拘限在一小范围内,而是放眼在广大的时空,使心胸能含摄整个宇宙。据统计,“华严经”所说的数量位共有一百二十六位,这简直了不得。这是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进步的一大贡献。关于这个问题在“国际数学通史”这部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也就是说,全世界公认释迦牟尼佛对数学的重大贡献。释迦牟尼佛在国际数学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

3,时间空间的可变性物理学家都承认空间上的广狭远近都是可变的,时间上的长短快慢也是可变的,没有绝对不变的时空。在物理上要证明这个现象不是一件容易事,虽然我们在这里不过分去强调数学推导,然而要说明这个理念多少还是要借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关于在'非牛顿系统'中的匀速与加速度运动的理论。十七世纪中到十八世纪初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的物理学,适用于三度空间的物体运动,尤其是地球上小型缓慢物体的运动,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汽车,火车的运动,飞机的飞行等等。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牛顿理论中,空间和时间是绝对不变的,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空间,时间都是相对可变的,它们都是依赖观察者的状态而存在。这个理论完全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为宇宙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本人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的伟人,他被后人尊为。'现代科学之父'(注:。他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际上是在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爱因斯坦和其他几位学者,发现当物体在接近光速运动中,许多物理特性会改变,例如物体的长度,体积等物体的长度与速度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来说明:(字幕)吕是运动中物体的长度L0的是静止时物体的长度v是运动物体的速度ç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约30万公里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物体在高速运动时(接近光速时),在我们的眼中,它的长度会在运动的方向上缩减。下图描述了物体长度与速度的函数关系。图一:物体的长度与速度的关系(字幕)因此,当一个物体以光速运动时,那么,→,则。我们此时会看到物体没有任何长度或体积()。也就是说,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推理,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在光速状态下统统消失。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简称美国航天局)的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顿沃博士讲的,物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所以远近的距离不是绝对的,它是依赖观察者之状态而定。因此,绝对独立的空间和距离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错觉,是由于我们的执着而产生的妄念而已。华严经多处显示广狭自在,念劫圆融的境界。如果观察者处于深度禅定状态,他眼中的空间和距离也突破了。据记载,中国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在禅定之中到达天上(兜率天内院),听弥勒菩萨讲经说法,这个真实的记载,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佳话。而自古至今,在禅定之中突破空间,距离者不乏其人。佛与大菩萨们都有这种突破空间,距离的能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我以普贤行愿力故,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释迦牟尼佛在中本华严(彭际清)“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又说:(大菩萨)“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突破空间,距离已不是神话,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状态,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可以解释因此佛家讲极乐世界与我们地球远隔十万亿佛土,但“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当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时,就突破了十万亿佛土的距离“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峰禅师提醒我们:。。“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疎亲。“以上论述的是空间距离是假相,而至于时间也是假相,在物理学的相对论中也有精辟的论证。在爱因斯坦物理学中一个关键的假设前提,便是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高速度,并且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说,光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以每秒299,792公里(约30万公里/秒)运行,这是物体可以达到的最高速度。特殊相对论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那么,让我们先考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假设我们现在在一辆快速行驶的火车上踱步。我们在火车里感到自己在走得很缓慢,因为我们用火车作为我们的参照系。而一个火车外的观察者看到我们正在快速地超过他,这是因为我们相对火车的速度慢,但相对于车外观察者的速度很快的缘故。现在我们再考虑一个例子。假设我们乘上一架太空飞船,这架太空飞船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离地球。假设现在我们在太空飞船上用一个特定的时光仪器,每秒钟向地球观察人员发出一个光的讯号。我们在太空船中看到时钟信号仪器每秒钟发出的光信号很正常,每秒钟的时间长度没有增加或减少。而对于地球观察员来讲,他们所收到的光信号比较缓慢,因为光从高速飞离的太空船上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地球观察员每次收到信号的间隔,比太空船上的一秒钟要拉长(即一秒钟又加上光返回地球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形下,地球的观察员观察到的太空船员的每秒钟的时间间隔拉长了,也就是说,太空船员的时间走的缓慢了。这种现象称为“时间蔓延”(时间膨胀)。理论上讲,你可以将很短的刹那延长至极限长的时间,而你自己身体都几乎没有任何老化。“六十华严”: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是无量劫(字幕)。。即华严事事无碍法界十玄门中的十世隔法异成门一念即无量劫:“八十华严”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所谓知长劫与短劫平等。短劫与长劫平等。一劫与无数劫平等。无数劫与一劫平等... ...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另外一个关于时间蔓延效应的著名例子,是爱因斯坦的“孪生兄弟”的例子。刚才讲的太空飞船,假设离开地球高速运行二十年,当然这个二十年是按我们地球日历来算的。假设有两个孪生兄弟同一天出生后,便分成两种生活方式,一个留在地球上过普通人的生活,另一个被送上这一艘高速运行的太空飞船,二十年之后再返回地球。二十年过后怎么样呢?我们看到地球上的兄弟变成二十岁的青年了,而从太空飞船上返回的这个峦生兄弟还很年幼,比方说可能只有三岁而已。这是因为对于太空高速飞行的孪生兄弟,二十年缩短为三年的时间,而他的身体功能的成长也相对缓慢。根据哈勃的宇宙膨胀定理,离我们越是遥远的星系其离我们而去的速度越快。而在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极限距离为200亿光年附近的星系,其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已经接近光速了,它们的时间也因此而非常缓慢。根据狭义相对论,假设我们地球是静止的(如果假设是运动的那公式就比较复杂),一个以v速度相对地球退行的天体的时间间隔与地球的时间间隔的函数关系是:(字幕)如果一个银河系在佛教里算是一个单位世界,则按此公式推导,离我们地球最近的四王天所在的天体(须弥山腰)大概也是几乎以光速在相对地球退行的,因为佛经讲四王天一天等于人间五十年,则(字幕)的比率应该是18250(1 * 50 * 365)。那么v应该是等于于光速角在狭义相对论的假设局限是中:C为最大,当然,根据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科研处处长傅承启研究员“宇宙膨胀与宇宙学距离”的数学推导,天体退行也可以是超光速的,狭义相对论的范围被突破了。当v超过ç时,便已经突破了我们所观测的三维空间。所以四王天应是另一维次空间。何况忉利天等!和我们隔着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则更不用说。如果把一个佛土算成一个银河系(实际上比银河系大的多),一个银河系长达8万光年,而一个娑婆世界佛土有十亿个银河系,8万光年乘十亿= 8 × 10 ^ 13光年(80亿光年,即八十万亿光年),远远超过了科学家所观测到的极限距离(200亿光年),更何况是十万亿个佛土(800亿亿亿光年)!所以,可想而知,极乐世界的时间一定很缓慢“华严经:如来寿量品第三十一”:。“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一劫约为12亿年。有人以为在极乐世界修行成佛要很久的时间。根据”观经“,即使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众生,临终才遇善知识教他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需经过十二劫华开见佛,在极乐世界上的感觉是十二天而已!何等的快哉!由此可知净土法门真是一种即身成佛,至圆至顿的无上法门。再看回刚才的例子,太空飞行员返回地球实际上是一种进入“未来”(即从三岁进入二十岁)。另一方面讲,对于太空飞行员来讲,如果时间可以进一步的减慢,乃至于减成一个负数,那么这个太空飞行员便可以从“现在”回到了“过去”。佛和菩萨有这种能力,能在同一时刻返回无限的过去和进入无限的未来。十回向品第二十五:(讲菩萨摩诃萨)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诸佛众会道场智清净。入无边一切世间。令一切众生皆作所应作清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正所谓念劫圆融。综上所述,运动者的空间与时间均依赖其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速度,是可变的错觉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空间与时间可能会完全变样。事实上,最近所发现的宇宙黑洞就证明了这个理念。根据美国NASA的太空物理学家的说法,黑洞中的时间与空间可能互相替换。这意味着空间可能变成时间的样子,时间可能变成空间的形状。所以绝对独立的空间与时间俱不存在,只是人的错觉(妄想)所造成的杨仁山的“佛教三字经”中一开头就说:“。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这里“始终“是指时间,”内外“。是指空间)佛法称时间与空间都是”不相应行法。“,意思就是抽象概念,并非真实”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一段:”无有始终,若觅始终,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可见,时空形成四维区域是人的妄想执着而产生的错觉。现代科学家已承认的十一维空间,也都是妄想执着的错觉。在放下的妄想执着的当下,就没有了时空的界限,而入不思议的境界。正如中峰禅师说的“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4,物质的非真实性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只是人的错觉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 ...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他指明物质形成于场,场是具有能量强度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因此宇宙中根本没有物质,物质都是有能量之空间的组合。当代西方科学界先驱艾德蔡安指出:“。宇宙物质各系统,一般可归纳为物质,能,电荷等等,一概都是归于零(空)”,这证明“心经”上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谈到“空即是色”这个理念,让我们先引用美国NASA的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敦沃博士的一段结论:“自然界为我们揭示的物理现象往往同我们一般观察和认为的现象有天渊之别。例如,人在运动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空间可以变形;物质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物质可以在真空状态下忽然出现“只要有足够的能量,物质便会从此产生,所谓”无中生有“ 。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用一下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讲,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质量的物质,物质的质量(米),也可以分解为能量(é 。)这个守恒公式是:这里,ç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约三十万公里,电子商务是能量;米是质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反过来,质量也可以从纯能量中产生我们只要将这个公式倒装一下,变成。:。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量可以在一无所有的真空中变现出物质。换句话说,东西可以无中生有。事实上,在量子的微观世界中,我们常看到物质在虚空中自然出现。而即使在宏观世界里也如此天文学家霍金斯说:。“星点旋系从强度高能的虚无之中形成。”天文编号为M87的的无线电波星云旋系,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为高速高能电子。从非物质中,也即是从虚空中,射出物质,这个惊人发现,证实从“空”转变为“有”,因此“有”的本源是“空”用佛法的术语说,“有”是假谛(错觉)称妙有。“有”的本体是空(空谛)称真空。。真空妙有同时存在,空有不二即中谛天台宗基本教义讲的空,假,中三谛三观,可由科学角度来理解清凉大师在疏钞中也有引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华裔物理学家林平奎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光学通信系统的一端把一束激光“毁灭”,共摧毁了几十亿个光子,然后在一米外的另一端,然后成功地将其复制出来,将它重新现形。(有化为空,空中现有)。据悉,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这次实验中,这个过程,便被称作“量子牵连”,花费的时间只有十亿分之一秒然而,用“远端瞬间传物”模式进行人类和其他物体实验目前似乎还遥遥无期林博士承认:。。“我们的实验与科幻片仍有些区别我们暂时只能遥距传送激光中的。光子,还不能将物件瞬间转移。“这些物理学的发现,证实了佛经里所讲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质),“毗卢遮那品第六”:(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乃往古世。过世界微尘数劫。复倍是数。有世界海。名普门净光明。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胜音。彼胜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净光明。其海中有大莲华。须弥山出现。名华焰普庄严幢。於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華枝輪。此林東有一大城。名焰光明。)此大城中所有居人。靡不成就業報神足。乗空徃來行同諸天。心有所欲應念皆至。此世界中這種自在的生活狀況,用現代的物理學完全解釋得通。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人,可以隨時將能量變現出物質來用,用完之後,又將物質變為能量而化去。他們的能量從何而來?他們是從一心念佛的念力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隨心所欲地變現物質。《無量壽經·受用具足品》中所講的:(极樂世界)“受用種種,一切丰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庄嚴之具,隨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5,宇宙的生灭1)宇宙的形成物理学中认为在量子世界里,物质可以从空无中产生。这里量子是指最小的能量单位。那么我们的宇宙从何产生的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也是从空无中产生的。美国航天局的奥敦沃博士说:当物理学家讲到这个“空”字,他们是在搞一个文字谜,因为我们平常观念中以为真空便是“空”,便是什么都没有,而实际上,物理学家很清楚,真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而宇宙形成以前的这个状态,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连真空都没有。这个状态,并非我们一般心目当中所思量的空无状态。佛家讲:宇宙本来的状态,在佛经上用“自性”或“佛性”或“法性”来表达它并无形相,但确实存在,不得已才称之为“空”打个。。比方说就容易理解,这个“空”就好比是磁铁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不能说它没有,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磁性的作用极大,发电机与电动机都因磁力而显功用佛家用“八不”来表达这种状态:。。“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佛家认为这种空灵能现妙有,能现宇宙万物之相佛在三千年前就指出这种空灵是我们的心性“首楞严经”:。。“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里讲的”心“,就是自性,就是本来面目,能生宇宙万法。最近,日本东京的科学工作者江本胜博士经过十年对水的微观观察,发现水的结晶体的形状能随着人的思想语言而变化。善心善言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美丽。恶意恶语对水,水的结晶体形状就很丑陋。证明佛经上所讲的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菩萨问明品第十: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这个说出来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科学家认为的宇宙形成的那一刹那是什么样子的。科学界目前广泛所接受的是所谓“宇宙大爆炸”的形成理论。根据大爆炸的理论,我们的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以前,从一个体积小,质量大,温度高的原点爆炸而产生的。大爆炸以前,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那一种状态不是我们可以想像出来的。就连许多宇宙的定律在当时也不适用。佛用“不可思议”来描述这种状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科学家也承认这种状态我们可能永远不能用思维去理解。然而,佛告诉我们用“不思不议“的禅定方法,在精神意志深度集中时,所有的念头都放下,这时一切障碍我们了解真相的东西都去除了,那么宇宙的本来面目便完全显现,这种境界称为”明心见性“。那么我们的宇宙在出生之前的原点有多大呢?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宇宙的大小当时只有10-33厘米。即0.00 ... ... 001(33个0)厘米。这一个极微小的数字无法用我们常规思维去想像。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头上一根头发直径是0.01毫米,切取这根头发的直径平面,将这个宇宙原点放入我们的这个头发中,可以在这根头发的直径距离上平行放置多少个这样的原点呢?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放置一百万亿亿亿个这样的宇宙原点!要知道,我们目前广袤的宇宙所蕴藏的全部信息和能量原本存在于这样小的微粒之中!这些信息包括宇宙中所有的时空,所有的星系,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也包括你跟我!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我们身上的一根头发竟能包容这么多亿亿亿个宇宙!而小原点的信息和能量并没有少一点,而我们现前的大宇宙的信息和能量并没有多一点。佛在“华严经”给我们讲,“大小不二,大小平等”,“华严经”十玄门中讲的“微细相容安立门”。原来,无限大和无限小是没有差别。的佛常讲,不可计数的世界国土可以从一个人的汗毛孔中现出来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例子中理解“大小不二”,例如:。澳洲净宗学院图书馆所藏的一套大藏经有八十多册。我们知道,现在有大藏经的光盘,仅两片而已。八十多册的大藏经体积很大,两片光碟的体积很小,然而它们所容纳的信息却完全相同。这也是“大小不二”。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另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从这个小微粒扩张成大宇宙,所须的时间极其的短促。太空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在10-33秒内,这个微粒扩张了1026倍。按这样的扩张速度来讲,在千分之一秒内,这个极小的微粒已扩张成比目前我们的太阳系还要大!宇宙的产生原来是瞬间完成的!佛家讲宇宙“一时顿现。”所以,现代科学讲的宇宙起源可归结如下:宇宙原本是“空”,在“空”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微粒,微粒在瞬间形成了宇宙,而从此便开始不断的向无限推展由宇宙原。点变成大千世界。对于这个原点,现代科学只有一个数学的描述,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而佛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微粒是一种无明妄动的幻相。本来是清净无有一物的,忽然起了妄想,产生幻相,从而由细的幻相进入粗的幻相,世界宇宙随之展开。而整个宇宙是本来无所有,实际不可得,当下毕竟空。

2)成住坏空科學家已證實大宇宙出生于虛空,各種天體(星雲、星球)皆在不斷運行,不斷生成和消滅。從空而有,因有而住,從住坏滅,復歸于空。例如,獵人星座距離地球15光年,乃距地球最近的星座。從夏威夷貓娜基山頂,用無綫電望遠鏡攝得獵人座星雲爆炸散開后(坏滅歸空)的照片,后又用紅外綫鏡頭,攝得正在初步又形成新星雲(從空復成)之照片,這就是星雲宇宙由老到坏,坏又再生的最佳科學證明。獵人星座現正處於形成之初步。像這樣新生的星體,宇宙中不計其數。星體經成,住而衰老,就開始發射紅光,稱“紅光巨星”。太陽系中的太陽再經60億年,即將老化為紅光巨星。如果更趨衰老而瀕臨毀滅時,天文學家稱之爲“白光矮星”。因爲它即將崩潰時,竭盡殘力,輻射白光,星體縮小,最後突然爆炸而毀滅,又歸於空。宏觀世界中反復變遷,吻合佛說的宇宙規律——成、住、壞、空。《華藏世界品第五》: (普賢菩薩說頌)世界有成壞 譬如依樹林 種種果差别 如是依剎種 種種衆生住 譬如種子别 生果各殊異 業力差别故 衆生剎不同有剎住一劫 或住於十劫 乃至過百千 國土微塵數 或於一劫中 見剎有成壞 或無量無數 乃至不思議劫,是一個時間單位。一劫到底有多長的時間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說的小劫,是怎樣計算的呢?是根據人的壽命來計算的。佛教經典(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五)裏說,人的壽命從80000歲開始,然後每100年减一歲,一直减到人的壽命10歲爲止,然後再從人的壽命10歲開始,每過100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80000歲,這樣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一小劫以現在的年數來計算,是(80,000-10)×100×2=15,998,000年。那麽,一小劫就是15,998,000年。佛教所說的中劫,就是20個小劫。那麽它的公式就是15,998,000×20=319,960,000,可見一中劫的時間就是319,960,000年。佛教所說的大劫,就是4個中劫或80個小劫,可見一大劫的時間就是319,960,000×80=1,279,840,000年。(12億年)不僅星體有成住坏空,連宇宙也有成住坏空。2002年9月7日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刊物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宇宙的膨脹速度會逐漸減慢,而且會逆轉回去,將所有的物質擠壓,最後濃縮成一個“症結點”,並在劇烈的大爆炸中消亡。“暗能量理論”認爲,宇宙的加速膨脹是在全宇宙範圍的“標量場”的排斥作用下進行的,這種“標量場”的暗能量最終會降至零,然後將變爲負數,並可能降至負無窮大,使宇宙的擴展速度減緩,然後轉向相反方向,使空間和時間收縮,最後凝聚成一點,在一次大爆炸中消亡。消亡的時間是今後100億到200億年。天文学家测量的方法不同,有不同的关于宇宙寿命的结论: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宇宙很年轻,有110亿~120亿年。 哈佛大学天文学系主任罗伯特·柯什纳为首,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宇宙并不是那么年轻,可能有150亿年。 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德·特纳则测定宇宙有240亿年。 (110-240亿年)因此,宇宙由空而生,而最終歸于空。這樣的生滅並不是僅僅一次。科學家說,宇宙的出生到消亡是循環不斷的。大爆炸既不是宇宙的起點也非終點,而只是宇宙不同階段的“過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天文學教授保儸·斯坦哈特與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尼爾·圖儸克共同提出了這個觀點。他們說,如今的宇宙是在上個宇宙的塵埃中誕生。有理論認爲,人類所在的宇宙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無限大的平行宇宙。這兩個宇宙在多重維度中互相區分開來。兩位科學家根據此理論計算出,在這兩個宇宙之間有一個力場,可以將兩個宇宙呈週期性地互相吸引,爾後又在排斥開來,如同人鼓掌時兩只手的動作一般。當兩個宇宙互相踫撞的時候,第五維度暫時消失,這時就會發生一次大爆炸。新的物質世界在原有消散的物質塵埃中被重新“創造”出來。這種塵埃中“創造”宇宙的説法,契合了佛在華嚴經中說的微塵中有世界的重重無盡法界真相。佛经早有论述,可惜科学家没读! 華嚴境界裡面告訴我們,微塵這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現在科學講的基本粒子,夸克,是不是佛法裡面講的微塵?還很難說,可是很接近。但是佛告訴我們,微塵裡面有世界,這個科學沒說到。不但微塵有世界,我們在後面經文讀到,微塵裡面有世界,那個裡頭也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重重無盡,不可思議。是真的嗎?真的。誰見到的?不但見到,普賢菩薩到那裡去遊覽過,到微塵世界裡面去觀光遊覽過。那裡頭也有無量諸佛,佛也與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挺熱鬧的,微塵裡面。而且告訴我們,所有微塵裡面都一樣,不是單獨只有一個微塵是這樣的,所有一切微塵沒有例外的。普賢三昧品第三: 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有人問到我們宇宙以外的其它的宇宙時,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這樣回答:“根據廣義的相對論,我們的宇宙代表了一切萬事萬物,包括了時間空間,包括了所有的星系乃至我們尚未發現的太空。其他的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維次的時空。那些其它的宇宙現在或將來都無法與我們有物理性的交流。它們簡直就是在無限與永恆的另一邊,無法用我們的觀察而達到的。”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里為我們介紹說,宇宙裏有微塵,微塵裏又有宇宙,是重重無盡的,而我們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是由于我們的妄想執著擋住了我們的視野。如果我們能將妄想執著通通放下,我們便能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宇宙,佛就是具有這种能力的人。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心地极清淨,“淨極光通達”,便是“此方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即此方”。以上綜合看來,宇宙從無到有,由有歸無的一個循環的時間大約是240-340億年。我們剛才分析過,時間的長度是一個相對概念,是我們的錯覺。時間的長短是由我們觀察者能觀察的心與所觀察的宇宙之相對速度而決定的。相對速度越高,就越能把本來短促的生滅的時間拉長。所以,我們感知的340億年,實際上是極其短促的。例子:一张纸上两条线(一维),经过很长距离才相交,而在同一平面上(二维)。 二两张平行的纸,永不相交,却同在一三维空间中。当我们把空间维度提高,则看到低维空间中的事物是“同时具足”的。华严十玄说得同時具足相應門。所以340亿年在五维空间以上看是同时的。華藏世界品第五: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妄心是高速運動的,佛在仁王经上打一個比喻說,一彈指六十瞬那,一瞬那九百生滅,這是指我們妄心生滅的速度極快,而弥勒菩萨讲的更快: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彌勒言: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三世等品〉第五)可推斷宇宙的實際生滅的時間是極其短促,以至於我們遲鈍的肉眼無法感知宇宙生與滅的過程,正如《楞嚴經》:“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緊接著又來一個生滅的過程,又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如是循環不已,由於速度太快,我們的感受是一種宇宙在相續的樣子。而實際上,整個宇宙是在每一個瞬息之間生了由滅,滅了又生,刹那生滅,循環不已。這種刹那生滅之相,只有到了八地(不動地)菩薩的果位才能見到。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廳里一開燈,廳內全景一時頓現,一關燈,全景頓消。因此整個宇宙是我們能感知的心(中峰禪師稱“靈知心”,能見聞覺知)的作用而產生的。如果生滅之妄心一停,整個宇宙的生滅現象也就立即停止了。正是禪宗永嘉大師所謂:“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這裡的“覺”是指妄心不動,真心顯現的狀態。

\

然而,我們凡夫的妄心不能刹那停止,因而所見生滅之相也無法刹那停止。《華嚴經·菩薩問明品》:“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有人可能會問:這前念與后念所現的兩個宇宙有聯係嗎?” 答曰:“沒有。前念與后念各不相知,因而前念所現的宇宙與后念所現的宇宙沒有關聯瓜葛,是獨立的存在。”《華嚴經·菩薩問明品》開頭便說:“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這裡用河中流水比喻。宇宙中前一個相喻作前流,后一個相喻作后流,前流與后流各不相知。這是由於前流和后流均無自性,皆是眾緣和合,因而各不相知。而前後可以相牽流,牽引的力量就是因果定律。因果定律是宇宙中万有不變的規律,万法皆空,因果不空。雖然妄念在不斷生滅,但是能知的心卻沒有因爲宇宙生滅而動搖。所以中峰禪師說:“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能知之心是永恒不變的,這是我們真心本性。正因爲它永恒不變的作用,才使我們衆生生滅的妄心裏觀察到宇宙生滅之相,但衆生迷惑,不識真心,只迷在生滅相中。而諸佛在生滅之相中了達有一個不變真心。此謂“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我們每一個念頭都各不相知,所現的宇宙也是各不相聯,爲什麽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卻是相續而沒有分斷的相呢?這是因爲我們凡夫著相,當看到前一個相時,便立即起念執著這個相,而這個執著的妄念馬上又產生了第二個相,由於執著的作用,第二個相與第一個相非常相似,因而在我們凡夫眼中,宇宙成了相續相。實際上第一個相和第二個相是互不關聯而獨立存在的。比方説,電影底片每張每張都不一樣而且獨立存在,但在連續放映時,電影机的底片每1/24秒換一張,我們已無法覺察畫面的分斷了,我們所見的影像就連續起來了。由於念頭的不住牽引,使因果互相牽纏,而衆生迷惑在妄相裏頭,“由是業網牽纏,流轉五道。恆隨生死以升沉,亙古至今而靡間”。

這個基本粒子(弦)實際上是念頭,所謂空間裂縫是念與念之間的間隔。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彌勒言: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三世等品〉第五)這段話說明宇宙間這些森羅萬象,在佛法裡面講的自性能生萬法,怎麼生?波動現象。你看佛說的「迷唯一念」,那個一念就是波動,只要一動,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的現象就生了。它有沒有次第?是有次第,太快了,我們沒法子觀察到。它的次第在《唯識論》裡面講得很清楚,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就叫做無明,無明就是不覺,不覺就叫無明。這一念不覺怎麼樣?大光明藏見不到了。不動的時候,心裡沒有念頭不動的時候是光明的,自性是光明的、是圓滿的,宇宙是大光明。所以性德的光是柔和的,這個磁場非常之好。可是你心一動,這就失掉,你就見不到了,這個光明就變成黑暗,所以叫無明,明沒有了。本來是明的,你心一動就變成無明;心不動的時候,無明就沒有了。所以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裡面有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就是動,就是此地講的它不斷的在動,從來也不停。但是你要曉得,它那個動就像我們電影的放映機一樣,確實這個動不是連續的,它是剎那剎那,像閃光一樣,一閃一閃的,它閃得太快了,我們看到好像是連到,其實它是一念一念的。所以你一念覺,無明就沒有了,覺也是一念,迷也是一念。我們現在這個現象就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它全是迷,念念都沒有覺悟過,都在迷,它都在動,不動就覺了,極其微細的還是在動。八地菩薩可觀察到此生滅相(空間的最小尺度為10-33釐米,時間的最小值是10-43秒。)。八地菩薩能見此境界 十地品第二十六:觀世間成。觀世間壞。由此業集故成。由此業盡故壞。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空間裂縫,即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以前。大光明藏,常寂光土。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參訪慈行童女,慈行童女開示:智眼無瞖普觀法界。慧心廣大猶如虗空。一切境界悉皆明見。獲無礙地大光明藏。7、超距作用和全息理論 一九八二年,在巴黎大學由物理學家阿斯派克特Alain Aspect所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他們進行了一項也許會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實驗。Aspect和他的小組發現,在特定的情況下,次原子的粒子們,例如電子,同時向相反方向發射後,在運動時能夠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間的距離多麼遙遠,不管它們是相隔十尺或十萬萬里遠,它們似乎總是知道相對一方的運動方式,在一方被影響而改變方向時,雙方會同時改變方向。這個現象的問題是,它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沒有任何通訊能夠超過光速。由於超過了光速就等於是能夠打破時間的界線。但是它也激發了一些具有革命性的解釋。例如,倫敦大學的物理學家大衛.波姆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發現是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其實宇宙只是一個幻象,一個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像攝影相片(Hologram)。

四、結語2006年06月霍金访问北京,公众答询会接受采访,当被问到您认为物理界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霍金:物理学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宇宙,理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怎样变成这个样子?華嚴解答透徹。最後讓我引用現代科學之父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作為總結:“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他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上,這種宗教意識來源于宇宙萬物合而为一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若問哪種宗教可以應付現代科學進展的需求,那麼這個宗教便是佛教。”----阿尔伯特愛因斯坦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系統論專家F·卡普拉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的《物理學之“道”———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一書具有很大國際影響,被翻譯成12種語言,暢銷幾十萬册。書中說:“古老的宗教典籍《華嚴經》,與現代物理學的理論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性。”玻姆本人在發明全息技術前已對佛教華嚴宗理論有著非常深的造詣,其全息理論正是《華嚴經》"于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一句的極好印證。霍金说物理学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宇宙,理解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怎样变成这个样子?我們這裏虽很膚淺,但都有所探討。現代宇宙學與華嚴法界觀的十項對照:1、對宇宙結構的描述 (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无量的浩大的世界海)2、最早的天文數學。(华严提供了描述宇宙的最早工具)3、時間空間的可變性 (比狭义相对论早2000多年)4、 物質的非真實性(质能守恒与互换)5、宇宙的生滅 (宇宙的生灭,刹那生灭的本质)6、宇宙的基本粒子是什麼 (弦理论:宇宙唯有振动,念头也)7、超距作用和全息理論(宇宙本体唯一,法性也,性相一如)8、黑洞理論 (世界成住坏空,实际上唯有隐显,无有生死)9、反物質與暗物質 (正反物质皆如对鏡生像;明暗物质证明唯识)10、宇宙以外的世界 (一真法界)從十個方面闡述,十小時,華嚴圓滿數字。我們深深相信和殷切盼望,隨著科學的發展,佛所說的許多宇宙人生的真相會逐步被證實。無論對于佛法還是科學,我都是一個初學者。挂一漏萬,貽笑大方,僅是抛磚引玉,若有不妥之處,敬請十方大德人士批評指正。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