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8 09:28:23
问:;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颂之间其效用是否有差别?请法师给予明示,阿弥陀佛!另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回向也是发愿的一种。因为佛教是注重发愿的,大乘是学菩萨道的。大家学佛以后,发了菩提心以后要去行菩萨道,菩萨道总的来说就是四个方面,;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是每个菩萨都需要发的愿,我们学习大乘佛法的人都要牢

问:;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颂之间其效用是否有差别?请法师给予明示,阿弥陀佛!

\

曙详法师答:什么叫;回向。我们通常接触到的 ;回向就是诵完经以后,或做完什么好事以后,念一个;回向偈。就是我做的功德,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诵经是为为了求生净土也好,诵经是为了断烦恼也好,或者诵经是为了给谁求平安也好,或者是给什么亡者得到利益也好,念一个;回向偈,把这个功德给谁,有一个目的。

这样做是对的,但是还可以继续提高,还有必要继续提高。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好这个问题,我向大家推荐一下,就是《地藏经》;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里面有一段,这一整段大家都可以看一看。这里面,地藏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说我看六道里面的众生同样的做功德,做好事,但有的人一辈子享受福报,有的人十辈子享受福报,有的人百生千生受大福报,这样的种种差别是为什么呢?就希望释迦牟尼佛给他解释解释。世尊很慈悲,就给他详细地解释了。解释了很多,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有帮助,就是释迦牟尼佛对地藏菩萨说,如果人们种善根的话,或者布施,或者供养,或者修补塔庙,或者是印经典也好,;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嘛,就是拿一个灰尘那么大的功德,一点点好事,如果你能回向法界,记住这四个字:;回向法界。;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生中受上妙乐。下面又说了如果你心胸狭隘的话,如果你单单回向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得利益,那么你这样的功德也就是;三生受乐,也就是三辈子得到这个好的果报。但回向给法界的话,百千生都受到好的果报。所以你看回向的重要性。要 ;回向法界就是;舍一得一万报。那我们当然希望做同样的事情得到更大的利益。那怎么利益最大呢,就是;回向法界。明明是为了家里人做事情的,没错,但我们回向给家里人的同时,还要回向给法界,记住。

至于这样是什么原理,咱们的智慧狭隘,也见不着释迦牟尼佛,业障深重,问不明白,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去研究经论,向诸位善知识多请教。我想,其实这就是;菩萨道的一个特点,就是菩萨连自己的功德都愿意布施给别人,把自己所结的功德,都布施给别人,这是;回向。很奇怪,为什么回向给法界众生?明明是自己做好事的,为什么非要回向给大家,才能更多的好处呢?其实在我们中国的哲学里面,古代的思想里面,也能找到相似的,比如说《老子》就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老子》(《道德家》)里面说,明明我们有功劳,但是我们不居功自傲,这个功劳才在,才不会丢失。我们人生当中有的时候也是,帮了别人,不要挂在嘴上,挂在嘴上就没意思了。不挂在嘴上,人家也会记在心里。如果你做了好事老是摆在嘴上,人家也就不把你记住了。我们生活当中是这样,《老子》当中的说法也是这样。跟这个;回向的道理有点相同。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做了好事,做了功德,如果不回向的话,那只能得有限的福报。刚才说了,《地藏经》里面说了吗,不回向;只能得人天有漏福报,或成就二乘小果。但是我们菩萨是大乘的,修功德是不为人天福报,不为小乘佛法,所以要一定回向给法界众生无上菩提,要布施给一切,这样的功德,福报更大。

\

另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回向也是发愿的一种。因为佛教是注重发愿的,大乘是学菩萨道的。大家学佛以后,发了菩提心以后要去行菩萨道,菩萨道总的来说就是四个方面,;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是每个菩萨都需要发的愿,我们学习大乘佛法的人都要牢记和实践的。那我们做了一点好事就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给无上菩提,这就有个非常好的用处,这是我个人认为,就是时刻提醒我们不忘记;四弘誓愿。我们学佛发了愿以后要去做啊,不能忘记啊,所以时时刻刻都在回向,做了一点点好事都要回向,时刻提醒我们要行菩萨道。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