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凡夫有能力修菩萨行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3 09:26:41
有人说:“佛教慈悲利他精神固然伟大,可要度人必先自度。如果一个没有断尽烦恼的凡夫,却要去从事入世利他的事业,这不是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吗?恐怕度不了别人,自己先堕落了!要利他,必先自己大彻大悟、解脱自在不可。”对于这种疑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佛法出现于世间,是要使人得“现生乐、后世乐和究竟解脱乐”。佛陀说法,也常常是“先说端正法,后令入佛智”。对于痛苦交迫中的众生,先令其身心安住,再启

有人说:“佛教慈悲利他精神固然伟大,可要度人必先自度。如果一个没有断尽烦恼的凡夫,却要去从事入世利他的事业,这不是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吗?恐怕度不了别人,自己先堕落了!要利他,必先自己大彻大悟、解脱自在不可。”

对于这种疑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佛法出现于世间,是要使人得“现生乐、后世乐和究竟解脱乐”。佛陀说法,也常常是“先说端正法,后令入佛智”。对于痛苦交迫中的众生,先令其身心安住,再启发而生信、发愿、起行,本来就是佛教接引人生的通途。而这些工作并不一定要自己解脱后才有能力去做。如果疏忽了对社会的救济和化导,偏重己利,专重解脱自在的自乐,那是狭隘了佛法的容量。抛弃或远离人间,只会增加社会对佛教的误解,影响佛教的弘传和健康发展。

《涅槃经》说,“具烦恼人”如能明真义的一分,也可以为人“依”(师)。佛世时,佛陀和弟子们托钵乞食、游化人间。弟子们在应供后常常为施主说法,教化人群,其中也多有凡夫僧,并非一概为阿罗汉。佛法传入中国后,乞食制度一直没有得到实施。尤其是明清以来,隐遁自了的风气极为浓厚。寺院多以农禅或商业化的经忏自活,在获得经济相对独立的同时,却日益走向封闭,几乎完全丧失了弘化社会的重要职能。一般的社会大众早已不知什么是正信的佛法。佛菩萨被看作祈求保佑的神灵,佛教也变成了封建迷信的同义词。这种消极、隐遁、自了的风气如果再不扭转的话,中国佛教只会一天天衰落下去,前景堪忧。

另一方面,利他与自利并非水火不容。掌握了佛法的正见,利他与自利是可以相互增上的。甚至可以说,利他是成就自利的善方便。障碍解脱与成佛的根本,当属我执与法执。在声闻乘教法中,观察身心五蕴的苦、空、无常,固然能断除我执,却无法断尽法执。而菩提心的特征为:利他、平等、无我、无相、无所得,正是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有力武器。以菩萨六度行中的布施度来举例:修习布施不仅可以修积福报,对治悭贪习气,若能进而观察思维施者、受者与所施物的三轮体空,则能直接对治我法二执。如是长时熏修,自然能使无始以来的二执习气日渐薄弱,觉悟与智慧的光明便会日渐显发。因此,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不仅不会障碍解脱,反而能在利他中成就自利,确实是促成圆满解脱的无上妙方便。

当然,菩萨的入世绝非恋世,而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对于尚未具足空性见的初学菩萨,也不可以走入另一个极端,单凭意气和盲目冲动用事,必须掌握好入世的尺度,根据自己的定慧和能力来抉择行持的深浅。所依据的最佳标准,当推瑜伽菩萨戒。此戒本中对何时当做何时不当做,有极为详细明确的规定,是初学菩萨不可不学的。

印顺法师在其《人间佛教要略》一文中,将当今时代的特点总结为三个方面,即青年的时代、处世的时代和集体的时代,认为山林气息浓厚的佛教,与现代是不相应的。要契合时代根基,开辟佛教发展的新天地,就必须改变那种封闭、自了、隐遁的佛教末流,代之以积极入世、自他和乐的菩萨精神。以具烦恼的凡夫身,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来源:徐州佛教网

\

编辑:明蓝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