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三福篇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5 09:30:14
◎ 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菩萨的福报。没这个基础,念佛不能往生。◎ 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不具足这个条件,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不会成就。◎ ;净业三福,是一切法门修学证果的根基。◎ 未修净业之前,要先修三福,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础,像盖大楼一样,

◎ 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菩萨的福报。没这个基础,念佛不能往生。

◎ 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不具足这个条件,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不会成就。

◎ ;净业三福,是一切法门修学证果的根基。

◎ 未修净业之前,要先修三福,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础,像盖大楼一样,这是打地基。

◎ 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是净业三福。

◎ 如果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作佛?作佛先学会做人。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道,是佛道的根本,像盖大楼一样,这是第一层。学佛第一重视做人,要把人做好,做一个好人、善人。

◎ 孝道是诸佛菩萨修行的大根大本,每尊佛菩萨都是从这个法门修学成就的。

◎ ;孝是整个佛法的基础,孝是一切众生幸福美满的根源。救众生,要根本救度,就是教孝。

◎ 佛教我们如何开发自性的宝藏?《地藏经》教孝、教敬。孝敬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善德,开发自性宝藏一定要用性德才能相应。;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它的内容教我们孝亲尊师。孝敬做到圆满就成佛。孝敬很认真、很努力在做,没圆满,这种人叫菩萨。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学,要以《地藏》为基础、为根基。人家问,什么叫佛法?;孝亲尊师。什么叫孝?慈悲心是孝,不杀生是孝,;修十善业是孝,;受持三皈是孝,;具足众戒是孝,;不犯威仪是孝,;发菩提心是孝,;深信因果是孝,;读诵大乘是孝,;劝进行者是孝。

◎ 孝亲尊师是性德,是觉不是迷。用这个方法开发我们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先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老师,然后逐渐扩大,孝顺一切众生。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观念要不建立,三德秘藏永远不会现前。你就永远不能超凡入圣。

◎ ;人子对父母不孝,是大恶。行善积德,尽忠尽孝,孝顺父母,孝顺老师,把孝敬扩大,孝敬一切众生,那人就是菩萨。

◎ ;不能尽忠的是大恶,你要把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好,叫尽忠。

◎ ;孝养父母,一、养父母之身,物质生活不让父母缺乏,生活照顾周到,常常关怀,时刻照顾。二、养父母之心,让父母欢喜,不让父母忧虑,让父母常生欢喜心。三、养父母之志,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叫父母失望。展开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把孝养推广到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有供养的义务,尽心尽力去帮助、照顾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 出家人修行证果,就是孝养父母。你没开悟,没证果,大不孝啊。

◎ 我们的道业一天比一天精进,烦恼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是尽孝。;一子成佛,九祖升天。

◎ 处事待人接物不能尽心尽力,常常犯过错,全都是不孝。

◎ 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在家一定是好儿女,;孝养父母。求学一定是好学生,;奉事师长。不是好儿女、好学生,想去极乐世界,你别想了。

\

◎ 孝养父母比什么都重要!照顾帮助父母,做出很好的样子,让你的儿女、亲戚、邻居看,这是社会教育,无量功德。

◎ 你能孝亲,你的学问、德行就有根;你能亲近明师、善知识,你德行学问就有本。只要有根本,枝叶花果自然茂盛。

◎ 我们求学,不能不慎重选择老师,选择后就不能背叛。别人说父母之过,我们听了立刻避开,学生听别人说老师过失也要赶快避开,无需跟他争论。

◎ 实在求不到好老师,找古人。依古人,只能依一个人,不能依两个人。两条路走不好,肯定失败。

◎ 尊师重道,你的学业才有根基,你眼中没有老师,老师再好,古佛再来,你也学不到东西。;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目无尊长,诸佛如来教你都没用。

◎ 诚敬是入道之门。

\

◎ 我对老师;专信不犯。我的心专,心清净,决定不受外境动摇,人才会生智慧。外境小的风浪,心就动摇,就常生烦恼,烦恼就失掉智慧。不但不能帮助人,也把自己毁掉了。佛法的修学;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专信。

◎ ;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名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这些经文要背诵,牢牢记住。

◎ 对老师要建立信心,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怀疑,认真去修学,你才有成就。信了以后,要求解,解是智慧,老师不给讲,天天叫你念,念就是帮助你解。到你心清净了,你得定了,自然智慧开了,恍然大悟,那就解了。

◎ 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就是报师恩。知恩报恩。

◎ 老师是生母,护法是养母,养我的恩德超过生我。护法功德超过弘法。人与人之间要有道义、仁义、情义、恩义,这才是个人!永远生活在感恩世界。

◎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你德行就愈积愈厚,常讲积功累德,就是累德。要真正懂得念四重恩,常念三宝恩、众生恩、父母恩、国家恩。

◎ 善人,我跟他学善,恶人是我一面镜子,常常反省他的这恶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恶人也是老师,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你所看到的一切众生没一个不是好老师,没一个不是成就自己、帮助自己的,这一生决定成无上道。善人老师、恶人老师同样感激他,你就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 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三福。信愿行三资粮是建立在三福的基础上。三福只要修一条,回向就能往生。

◎ 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孝亲尊师决定不堕恶道。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5日...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