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净慧长老:修行用功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10-04 09:22:18
净慧长老:修行用功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其次就是有执着心,打坐的时候,见到什么,比如见到光,见到佛像,见到莲花,或者听到什么,比如听到佛号,听到有人提醒你要好好用功,等等,信以为真,或者认为是有功夫的表现,从而加以执着。这同样是很危险的,非常容易被魔趁机而入,从而中了魔的圈套。要知道那些都不是真的。所以用功时不要用执着心、分别心。你若一执着,见到好的境界就欢喜,见到不好的境界就恐怖,那样
净慧长老:修行用功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净慧长老:修行用功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

  ――净慧长老冬月二十三日禅七开示

  打七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九天了。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这些天来,十方护法的护持,常住的操办,在这里,各位可以说是百事不关心,十指不沾水,菜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现成,般般如意。看得出来,大家用功的劲头都很足,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尽管中间走了几个人,但整体来说,无论是常住大众,还是外来居士,精神都很饱满,情绪都很高涨,修行都很如法。看得出这个禅七法会还是很正常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大家在用功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一要克服急躁情绪。有不少居士在这次禅七当中,由于向道心切,用功很精进,乃至废寝忘餐。这本是一件好事,但要防止有急躁情绪。参禅这件事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不能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就会欲进反退,欲速则不达,好比弹琴,弦绷得太紧,就有可能断裂。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急躁。一急躁,就会上火,出现口臭、眼睛睁不开,头晕,吃不下饭,严重一点还会失眠等症状。万一有人因急躁出现了上述现象,我建议你一定要按常住规定的时间来作息,不要不睡觉,第二是要多喝开水;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洗脚;发给你的苹果一定要吃;早上的稀饭要多喝几碗,这样上述不好的生理反应会逐渐消失。

  另外就是要克服畏难情绪。有的居士可能会因为打七八九天了,没有什么明显的长进,依旧是妄想多,昏沉重,可能会产生怀疑和松懈的心理:我的根性大概不适合于参禅吧?参禅打坐能成佛吗?坐了八九天,没有什么异样,恐怕就是这么回事吧?等等,因为畏难,于是产生了种种退却的想法。可是诸位应当明白,你知道自己妄想很多,知道修行不容易上路,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啊!因为,你若不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怎么知道自己有妄想?实际上,你平常的妄想比你打坐时的妄想不知要多多少倍,只是你没有回光返照而已。好比一面镜子,从来没有擦过,灰突突的,偶尔在上面擦了两把,才发现它原来灰尘积得那么厚,那么脏。同样的道理,你发现自己有问题,有妄想,有昏沉的习惯,这就是一种进步。因此,你们要在这个时节,要精进用功,克服畏难情绪,不要退心。只要你坚持坐下去,心平气和地看着自己的心念的起灭,自然会妄想越来越少,脑子越来越清朗。

  这是讲的要克服急躁和畏难两种情绪。此外,我们还要防止两种偏差。一种是有所得心。有些人在用功方面有些基础,或者参加过几次禅七,或者平时在家有打坐参禅的经验,因此到这里来后,有种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希望通过打坐能得到一点什么,比如说一点神通啊,能透视啊,知道过去未来,乃至他人的心念啊,等等。应该说这是一种偏差,心不清净的表现。参禅修行不是为了得神通,而是为了断除我们的烦恼,破除我们的无明、开发我们的智慧,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即开悟。因此大家在用功的时候,要端正态度,不要追求神通。那样很容易出问题,易于被魔干扰,或者被种种业力牵着走。

\

  其次就是有执着心,打坐的时候,见到什么,比如见到光,见到佛像,见到莲花,或者听到什么,比如听到佛号,听到有人提醒你要好好用功,等等,信以为真,或者认为是有功夫的表现,从而加以执着。这同样是很危险的,非常容易被魔趁机而入,从而中了魔的圈套。要知道那些都不是真的。所以用功时不要用执着心、分别心。你若一执着,见到好的境界就欢喜,见到不好的境界就恐怖,那样魔就很容易侵入你的心中,干扰你的正常用功。在定中常常会有种种景象出现,这是司空见惯的,没有什么好惊怪的,更没有什么好执着的。修行不是为了得点什么,而是为了舍弃。修行就是要修无所求心,就是要去掉取舍心,要一无所求才好。不仅要无所求,还要彻底地放下、舍弃。放下什么呢?就是放下你的贪执,舍弃你的烦恼、习气,以及疑慢 嗔恚等不好的心态。修行就是要把这些不好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去掉,让本来明洁的本心充分地显现出来。好比镜子,你把上面的灰尘都擦去了,它就会露出本有的光洁,从而更真实地照鉴万物。这光明是本有的,你不要求,你只要把烦恼都去掉了,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执着这些虚妄的东西,更不要有意地去追求。《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参!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古诗...

恭敬不如从命。 恭敬不如从命。

恭敬不如从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恭敬不如从命。...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古诗原文[挑错/...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