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六祖慧能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30 09:22:46
慧能,俗姓卢,自幼聪慧。他早年丧父,家里很穷,每天都要背一担柴到集市上去卖,挣钱来养活母亲。一天,慧能在集市上听到有人念诵《金刚般若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不觉心中一动,忙追问跟谁能学到《金刚般若经》。诵经的人告诉他,蕲州黄梅的弘忍禅师精通此经,能够使人见性成佛。慧能听后,就像一个口渴的人饮了甘泉一样。他回到家里,置办了一些生活用品奉养老母,然后只身前往蕲州。慧能

  慧能,俗姓卢,自幼聪慧。他早年丧父,家里很穷,每天都要背一担柴到集市上去卖,挣钱来养活母亲。一天,慧能在集市上听到有人念诵《金刚般若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不觉心中一动,忙追问跟谁能学到《金刚般若经》。诵经的人告诉他,蕲州黄梅的弘忍禅师精通此经,能够使人见性成佛。慧能听后,就像一个口渴的人饮了甘泉一样。他回到家里,置办了一些生活用品奉养老母,然后只身前往蕲州。

  慧能来到弘忍门下。弘忍见慧能气质和相貌都很平常,就问他从哪里来。慧能说自己从岭南来参拜敬礼,只求作佛。弘忍听后,故意用话试探他说:“岭南没有开化地方的人也想成佛?”慧能应声而答:“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佛性岂有南北之分?”弘忍听了,暗中暗喜,对他刮目相看。为了进一步磨练他,弘忍让他去碓房舂米。慧能依言在碓房劳作。由于身子轻,就在腰间系了块石头踏碓,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菩提本无树  弘忍知道自己选择继承者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召集门下七百名弟子,严肃地说道:“正法难传,不要只是把我的话作为你们修行的准则。你们应按照个人的体验作一偈,谁的偈与正法相契合,我就将衣钵传付给谁。”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知识广博,通晓佛教内外的学问,为其他众弟子所推崇。众弟子议论道:“五祖求偈传法,非神秀师兄莫属,我们都免得作了。”神秀听此赞誉,暗自高兴,仔细琢磨,作了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作成之后,便书写在墙壁上,众人一见,纷纷叫好。弘忍听到众人围观叫好之声,读了之后,知道是神秀所作,赞叹地对众门人说:“你们按照此偈所说的去修行,必能有所成就。”然后叫众弟子念诵此偈。  这天晚上,神秀来到弘忍的房里,弘忍说:“你的这首偈子写的不错,但还不够透彻,下去再作一首吧。”神秀一紧张,怎么也做不出来了。  慧能当时正在碓坊舂米,听到外面的议论,就问一位僧人是怎么回事。那位僧人说:“弘忍大师准备传付衣钵,让弟子们各作一偈以表达对禅的体验。谁的体验最深,就将正法传给谁。神秀上座作了一偈,弘忍大师对此偈很赞赏,大家现在都在传诵,看来衣钵肯定是传给他了。”  慧能沉默了一会儿,说:“神秀上座的这首偈子写得固然不错,可惜还没有能够见性。”  那僧听了,不屑地说:“一个舂米汉能够知道什么,不要口出狂言!”说着悻悻地走了。  这天晚上,慧能也做了一首偈子,请一位居士写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天,众人发现神秀上座的偈旁又多了一偈,诵读之余,纷纷赞不绝口。弘忍大师闻讯赶来,看了之后,却说:“这是谁写的?”然后,脱下草鞋将偈语擦去,背着手走回方丈室中去了。  这天夜里,慧能忽然接到师父的密讯,赶到方丈室去见他。来到方丈室,弘忍大师用袈裟遮住窗口的灯光,免得外边的人看到。他先是为慧能讲授了《金刚经》的精华,然后对他说:  “诸佛出世是为了使众生开悟成佛这件大事,因此往往随机缘的大小根性的深浅而加以引导,也就是说有十地修习,有三乘解脱,有顿悟成佛等佛法要旨,这些都是佛教修行的途径。我佛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将大法传付给迦叶,再经迦叶辗转传授,遂有四天二十八祖。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来到中国,将正法传给慧可大师,然后代代相传到我,今天我将佛钵和袈裟再传给你,你要好好地珍惜爱护,切记不可断绝法统。你现在听我说一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慧能跪拜在地,恭敬地接受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并问:“我现在已经接受了大师的衣钵,今后这袈裟将传付何人?”  弘忍回答说:“从前达摩祖师刚来中国传法时,大家都不相信,因此达摩祖师才用传衣钵的办法表示继承者已经得法。现在大家都知道传衣钵的事,这样一来必然会引起争端,因此,这袈裟传到你为止,不必再传了。以后只传法,不传衣,免得引起无谓的争端。自古传法,命若悬丝。你赶快离开这里到南方去隐居,等到时机成熟再出山施行教化。”  慧能又问:“我该在何处隐居?”  弘忍大师回答说:“逢怀即止,遇会且藏。”  慧能接受衣钵后,弘忍连夜送他下山。  慧能悄然离开黄梅南下。当时,弘忍大师的其他弟子都不知道此事。 风动、幡动与心动  弘忍将衣钵传给了慧能的事,还是被众人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一行人愤愤不平,没有跟师父打招呼,就往南方追去。其中一个叫惠明的,曾经当过大将军,勇力过人,一马当先地追了上来。  到了江西大庾岭上,惠明终于追上了慧能。他截住去路,厉声喝道:“快将师父给你的衣钵交出来,否则别想离开!”  慧能见惠明挡道,后面一伙僧人远远赶来,想起师父说过袈裟只是外在信物的嘱托,便将包袱中的袈裟取了出来,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说:“你要就尽管拿去吧。”  惠明见地上的袈裟金光闪闪,显然是真的,急忙附身去拣,但不知为什么,看似轻飘飘的一袭袈裟,却怎么也提不起来。惠明这才明白这件袈裟并非什么人都能受得起,立即跪拜在地说:“我并非为这件袈裟而来,我是为佛法而来。请师父为我说说禅宗大法。”  慧能感叹地说:“你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还是颇具善根。现在你屏除一切杂念,静心敛意,我才好为你说法。”  过了一会,见惠明把心调好了,慧能陡然发问:  “不思善,不思恶,正当这个时候,什么才是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快说!快说!”  惠明被慧能这么一逼问,惊出一身冷汗,恍然大悟,感慨地说:“这禅悟的体验,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谢谢师父的慈悲指引。”当下顿悟,明见了真性,不但不再抢夺袈裟,反而皈依了慧能,领着后面追上来的一干人回去了。  慧能得了弘忍衣钵,隐居在广东曹溪,待缘而化。十余年后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脖经》。当时有风吹幡动,两个僧人便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在动,一个说是风在动。慧能听了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二僧大惊,禀报了印宗法师。印宗一听,知道来者并非凡人,就请他登上法坐说法。慧能登座说法,一座大惊。  这天晚上,印宗把慧能请到自己的房间里,说:“我听说弘忍大师的禅法南传了,莫非你就是他的传人。”慧能说:“正是。”于是取出袈裟,金光灿灿。印宗拜倒在地,当即为慧能削发,拜慧能为师。第二天亲自搀扶着慧能登上法座,宣布这一特大喜讯。  从这以后,慧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慧能的事迹传到了京城,武后曾降书召慧能进京,神秀禅师也曾在皇上面前极力推荐慧能,但慧能却称病不起,效法前代慧远法师足不出虎溪的事迹。因此,朝廷对他更看重了。

\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