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八万四千法门总分五种:只有密语而没有藏着的秘密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27 09:27:31
【八万四千法门总分五种】 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 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咀缆藏。 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毗奈耶藏。 若

【八万四千法门总分五种】 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 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咀缆藏。 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毗奈耶藏。 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毗达磨藏。 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着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蜜多藏。 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摘自《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佛法中有密语,但是没有藏着的秘密】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注:根据前后文,这里的发音应该是隐藏的cang,不是大藏经的zang)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然。佛法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诸佛世尊有秘密藏。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藏。何以故。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善男子。譬如有人多积金银至无量亿。其心悭吝不肯惠施拯济贫穷。如是积聚乃名秘藏。如来不尔于无边劫积聚无量妙法珍宝。心无悭吝常以惠施一切众生。云何当言如来秘藏。善男子譬如有人身根不具。或无一目一手一足。以羞耻故不令人见。人不见故名为秘藏。如来不尔所有正法具足无缺令人睹见。云何当言如来秘藏。善男子。譬如贫人多负人财。怖畏债主隐不欲现故名为藏。如来不尔不负一切众生世法。虽负众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何以故。恒于众生生一子想。而为演说无上法故。善男子。譬如长者多有财宝。唯有一子心甚爱重情无舍离。所有珍宝悉用示之。如来亦尔。视诸众生同于一子。善男子。如世间人以男女根丑陋鄙恶。以衣覆蔽故名为藏。——摘自《大般涅槃经》 佛经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其中一个例子,比如有人积累了很多金银财宝,但很吝啬不可布施乃至救济别人,这样的行为属于“秘藏”。但佛不是这样,佛积累了无量无边的金银珍宝,心里从来不会吝啬欢喜布施一切众生! 又比如大富翁有很多财宝,很爱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把所有的珍宝都会给这个儿子,而不会藏着。佛也是这样,但佛把一切众生都当做自己的儿子,也即把所有的佛法都告诉一切众生,而绝对不会有另外什么藏着掖着的什么秘藏! 总之,藏着掖着是因为有嫉妒嗔恨、吝啬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心怀报复或杀人的计划,犹如某些邪法的秘藏)。而佛没有嗔恨嫉妒,也没有吝啬之心,更没有什么告人的秘密,所以佛法没有秘藏可言。 换句话说,喜欢搞这些神神秘秘的,或秘传什么大法,肯定不是正信的佛法,而是其它外道或邪法,敬请远离之! 结论很明确:佛法中没有藏着的秘密。 那么【什么是密语】?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比如大悲咒、楞严咒、宝箧印咒等等这些咒语,都是密语但都是可以随便看的,只不过很难从字面或发音上知道这些密语的真实义。 这个密,是你修有你的感应,我修有我的感应,相互之间的感应是不知道的(按:转述宣化上人对密宗的解释),所谓“密在汝中”!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1997年4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2日...

1997年4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6日出...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