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做完和做好是两回事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25 09:29:47
各位同修、各位同学:修行、学习、做事、吃饭,都要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处能熟,白米煮成熟饭。所谓;熟处能生,熟能生巧。就是说,你煮饭,饭煮熟了,不等于你饭就能煮好了。做事,事做完了,不等于事就做好了。说话,你话说完了,不等于话就说好了。吃饭,你饭吃完了,不等于说你饭就吃好了。上殿,殿上完了,不等于说你殿上好了。这个好跟完是两回事情。完只是任务完成,好就是圆满。我们常常讲功德圆满。什么样子生处能熟?

各位同修、各位同学:修行、学习、做事、吃饭,都要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处能熟,白米煮成熟饭。所谓;熟处能生,熟能生巧。就是说,你煮饭,饭煮熟了,不等于你饭就能煮好了。做事,事做完了,不等于事就做好了。说话,你话说完了,不等于话就说好了。吃饭,你饭吃完了,不等于说你饭就吃好了。上殿,殿上完了,不等于说你殿上好了。这个好跟完是两回事情。完只是任务完成,好就是圆满。我们常常讲功德圆满。什么样子生处能熟?你煮饭烧火的时候,火烧大了不行,火烧小了也不行,菜烧焦了,或者菜煮不熟,它需要一定的火候,需要一定的时间。

\

菜煮的太熟,饭煮的太烂它也很难吃。你煮的不熟,它也难吃。要煮的刚刚好,吃起来才可口。放的调料也是如此,油、盐、酱油,各种调料,你放得适当才好吃,放得不适当,也一样难吃。什么菜放什么调料,都是有讲究。生处能熟也就是说,你不懂得炒这个菜,要去看菜谱,要去请教厨师,同行之间要互相研究,慢慢菜就会炒,越炒越好,就是熟处能生巧,最后他就能得心应手。一个好的厨师知道什么菜怎么配料,怎么样做好,会非常清楚。但是熟能生巧,他也是用心了,不用心,一样也是做不好。就跟这个做录像一样,十分钟的拍摄,同学昨天晚上就开始调试,刚才又在调试,我们主观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客观条件是不听我们的,你肯定要提早去做准备,否则的话,这个机器,有时也会有故障,也很难保证。要先做好。

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件事情我会了,我做过了,我做过多少遍了,怎么会有问题?最后自己做不好。做不好的话,你就会怪别人不配合,又怪条件怎么不具足,又怪什么原因。如果我们事先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去做了,就不会造成这个事情不会成功,不会圆满。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生处能熟。哪怕你做过一百遍,一千遍,都要把它当成第一次做事情一样,才能够生巧,否则就是不用心。我们说话也是一样,可能到什么地方去参访善知识。善知识跟我们说了几句话,我们听着非常受用。

\

你在庙里面同样一句话可能听了一百遍一千遍都不受用。为什么如此呢,就是说我们去参访一位善知识的时候,因为是生处嘛,很希求,很在意,你就容易接受,有希求心,听着就很相应。我们平时天天听,听久了,熟处不能生,熟处不能巧,就完了,天天学疲了,就学不下去,就学不好。听话如此,要很专注的听别人在说什么,不是说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这个心就会很成问题。与人相处也是如此,刚开始班里的同学大家不熟悉,因为不熟悉,说话做事很陌生,或者说不习惯,大家刚刚开始相处。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大家相处久了,熟了,熟了也就无所谓,你也不过如此,他也不过如此,大家都差不多,都不怎么样。就是一旦熟了,对同行善友,常常观过,观过毛病很大,人仰视和俯视是不一样的,仰视就是我们人向上看,俯视是向下看,向下看不知不觉就会觉得我们要比别人高一等,仰视就是说,有的时候,对佛法僧三宝的希求的心,努力追求进步的心,这是我们学佛法的最基本的心态,我们常常会把佛菩萨认为说在他方世界,是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们对着他方世界看不到佛菩萨产生向上仰望的心,实际上对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的人或事,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眼光是往下看的,每个人的心态往下看,每个人的眼光往下看,无形当中每个人就生活在空中,生活在不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当中,自然而然人就很难相处,这就是我们的问题,然后,你熟处不能生,生处不能熟,不能生巧,善友相处就会有障碍,就会觉得好像很熟悉,但好像又越来越陌生 。

这是一个什么心态呢,简单说,处在一种半生不熟的心态,刚刚开始没有进入佛门,对佛法对寺庙不了解,寺庙好,出家人生活好,慢慢熟了,不用心了,没有希求心了,不能生巧,就是说每天不能很好的发心,每天不能很好的去用功,熟了,不能巧,你现在负责典座,负责大寮,饭把它煮熟就可以,那么这种心态持续等流,慢慢慢慢,这种心态对待任何人,越来越麻木,内心越来越难以认清自己,内心就越来越无耐,越来越难以超越自我,所以说,如果对佛法没有体会的话,在日常生活当中,越是身边的人,越是观过,很远的人,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不是同一个部门,不是同一个组别的人,关系反而很好,或者同人关系不好,他不去找熟人,是去找生人,这个就有毛病,用功出了问题,为什么他会不断去找生人,就是比这个新人高,就是我刚才谈到了,俯视的心理,希望给别人讲,希望给别人开导,修行,不是做出来给人看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修行是修心。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