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教常识问答(二)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07 09:26:38
十一问:有人提出:“时代不同了,为适应现代人的情况,应对佛法进行改革。”对吗?

  十一问:有人提出:“时代不同了,为适应现代人的情况,应对佛法进行改革。”对吗?

\

  答:学佛的目的和要领,在证到“万古常新”的真理,真理是无可改革的。众生有无量痛苦,佛有无量法门,能治好众生痛苦的,都是良方。但由于时代不同,在某些方式、方法上,可因时制宜,作一些改变,以利于饶益众生,弘扬佛法。  十二问:什么叫实相?一实相印?  答:实相就是离一切虚妄之相的真实相状,也叫作真如、圆觉,自性……等等。当我们依法实践,妄心逐步息下后,真实之相便得现,“一实相印”是“三法印”的综合和深化。  十三问:什么叫“诸法实相”?  答:世出世间一切事理、因果、性相……等等,统称“诸法”;一切诸法都不离自性而有,全相即性,全性即相,真空妙有,融通无碍,故叫“诸法实相”;也叫真如、法性、法身、中道……等等。  十四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答:相就是现象,一切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是种种条件和合而生(缘生),体性本空(性空),虚妄不实。  十五问:为什么说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怎样理解?  答:通过依法修持,逐步证知自性本净,远离一切虚妄、生灭现象,故说“无相”。虽自性无黏、无著,但一切事物无不随缘显现,了了分明,故说:“无不相”。无相就是“真空”,无不相就是“妙有”。  十六问:“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怎样理解?  答:虽见诸相,知其虚妄而不执著,境寂心空,当下便见清净寂灭的自性如来了。但这全在勤苦修持、悟证,才能相应。  十七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怎样理解?  答:“一切有为法”,即“凡所有相”,“如梦幻泡影”,即“皆是虚妄”,含义相同。总的说明,一切有为事物,都像梦、幻、泡、影般的不实。  十八问:“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怎样理解?  答:含义也如上述。比喻一切事物,正像梦、幻、响,似有实无,缘生性空。  十九问:“一切法皆是佛法”,怎样理解?  答:一切事物虽因缘所生,虚妄不实,但自性能显万法,一切事物又不离自性而有,只要不执,则当相即道,全性即相,一切事物都是佛法了。正像天台宗所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二十问:大乘经典均以实相为体,哪些经典不以实相为体?  答:大乘经典说法了义、透彻,都以实相为正体。小乘经典谈苦、空、无常、无我等理,方便接引,故以“三法印”印之。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