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06 09:33:30
世间上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最残忍的行为是杀生。人为了维持生命,想出种种的方法来保健与养生。例如,为了健康,三餐饮食讲究均衡营养之外,还要辅以药补,以及从事种种运动;为了让生命活得洒脱、舒服,更是透过种种方法来修练身心。但是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人想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百思不解。

世间上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最残忍的行为是杀生。人为了维持生命,想出种种的方法来保健与养生。例如,为了健康,三餐饮食讲究均衡营养之外,还要辅以药补,以及从事种种运动;为了让生命活得洒脱、舒服,更是透过种种方法来修练身心。但是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人想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百思不解。

\

自杀的发生,有的是因为情场失意,有的是为了财务困难,有的是久病厌世,有的是为了情仇而自杀杀人,想要同归于尽。自杀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所做最大的伤害,同时也将造成对家人及社会难以估计的损失。现在几乎所有先进国家都把防范自杀当成重大的议题在处理,例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九八二年就把降低自杀率定为政策目标之一,同时在一九九六年重申预防自杀的重要性。此外,英国在一九九二年订下目标,希望在二○○○年把自杀率降低到一五%;美国在一九九一年开始订定国家忧郁症筛检日,并于一九九九年把降低自杀率订为国家的重要目标。芬兰、瑞典、丹麦、挪威、比利时、澳洲,也都很早就把降低自杀率订为国家政策。 自杀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举世共同的隐忧,甚至不但人会自杀,连动物也有自杀的行为。根据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报导,澳洲有一只袋鼠企图跳海自杀,后来被四名海滩救难队员连哄带骗,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把它救上岸。报导幽默指称,这只袋鼠为何要跳海,原因恐怕没有人会知道。 关于自杀的问题,虽然现在世界各国都有研究社会问题的专家在想方设法,希望能扼止自杀风气的漫延,但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自杀案件显然有与日俱增的趋势。 人为什么要自杀?自杀者的心态为何?如何防范自己萌生短见?以及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走出自杀的阴影,重新活出生命的希望?二○○三年七月六日,星云大师在澳洲举行一场皈依三宝典礼,共有中澳人士一千多人参加。会后应信众之请,针对自杀问题举行一场座谈会。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录。 -------------------------------------------------------------------------------- 时 间:二○○三年七月六日下午三点至五点 地 点:南天寺大雄宝殿 主持人:星云大师 对 象:中澳信众一千多人 一、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隐忧,尤其在台湾更经常发生父母强带儿女一同自杀的案件。请问大师,多元而复杂的大环境薰染下,现代儿童普遍思想早熟,但在没有获得适当的引导下,经常传出中小学童因功课压力、人际受挫、家庭变故等因素而自杀,使得自杀年龄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例如在台湾,根据阳明大学卫生署福利研究所江宜珍所做的一项“国小学童自杀意念相关因素之研究”指出,台北市有二成六的小四学生有过自杀念头,多数是因为功课太多、心情不好、家庭支持程度低或是与同侪间的关系所致,而他们自杀的方法,大都得自媒体的报导。 另外,根据内尔逊(Nelson,1994)的报告,在一九八○年中全美国有二千一百五十一位儿童和青少年自杀死亡,五到十四岁的儿童占其中的百分之十二。在日本的文部省也有一项报告指出,二○○一年日本有一百九十二名六岁到十八岁的学童自杀,比前一年的一百三十三名增加四四%。其中一四%的自杀是牵涉家庭问题,七%是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有关。 而香港新华社也报导,香港在最近三年有自杀倾向或曾企图自杀的学童急遽增加,多达五百零七人。为什么短时间内学童企图自杀的个案会突然上升,原因与传媒广泛报导青少年自杀的个案,令年幼学童争相仿效有关。 因此,香港当局认为,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是一个多层面的社会问题,学校、家庭、传媒、社会及政府等各方必须同心协力解决此一问题。他们除了呼吁传媒在报导青少年自杀时要更为自律,同时教育署并为教师、学童、家长及学校提供各项服务,包括: (一)为在职教师举办短期课程、研讨会及研习班,以提高他们对学童自杀问题的认识,并加强他们的辅导及沟通技巧。同时编纂辅导教材,并设立求助热线服务,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装备。 (二)在小学课程内增加一门新学科,称为“常识科”,更委聘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在二十多间试点学校推行一项友辈支援计画。 (三)积极成立试点家长中心,为家长教师会提供额外支援,并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四)提供学校支援服务,帮助学校采用校本辅导方式,建立一个正面、关心及吸引的学校环境,令受到困扰的学童可以求助。 香港的作法,有其值得学习、参考之处。此外,澳洲的自杀率是世界最高国家之一,尤其年轻人自杀问题日趋严重。布里斯本的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于是著手推动全澳洲第一个防止自杀的大学课程,藉此对抗全球最高的自杀率问题。这项名为“防止自杀学”的学科,是专门针对辅导员、警员与处理边缘青少年的社会工作者,指导他们如何防止及处理自杀行为。 儿童与青少年自杀,这是国家社会的损失,尤其有些资优生因为课业压力而自杀,或者有的孩童因为出于好奇,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样子,所以亲身一试,也有的则是因为忧郁症而自杀,这些都是值得关切的严重问题。 一般人活著都有希望,因为对未来有希望,所以能够忍受暂时的不如意。但是对于一个患有忧郁症的孩童而言,明天比今天更灰暗,未来比现在更茫然。因为对未来没有希望,所以容易陷入忧郁的深渊,甚至沉溺于死亡的思考中,尤其是遇到挫折、委屈,或因亲人死亡,都会推波助澜地把孩子推入自杀的边缘。 其实,小孩子所以会自杀,多数是因为缺乏信心,没有安全感,他们内心孤单,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及父母亲人的爱。所以父母平时在家庭里的身教很重要,应该多营造家庭的欢喜、和谐,让儿女对生命礼赞,感受生命的可贵。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孩要到学校读书,途中都会经过一座寺庙。有一天,他走进寺院的佛堂,拿出十块钱给香灯师说要添油香。香灯师问:“你这钱是哪里来的?”小孩说:“我捡到的。”“这么好,你能拾金不昧,不但懂事,而且守规矩……。”香灯师讲了很多好话赞美他。 第二天,小孩子又来了,见到香灯师:“师父、师父,我今天又捡到十块钱。”香灯师说:“你的运气真好,都是你捡到十块钱,而且你又诚实、有礼貌,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第三天,他又来了:“师父,我又捡到十块钱。”香灯师心想,哪里会这么巧?每天都捡到十块钱?就问他:“你说实话,钱是从哪里来的?”小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钱对著法师说:“你看!我家很有钱,只是我不快乐,因为在家里,爸爸妈妈老是吵架,他们吵起架来就骂我,说得好难听,我在家里日子过得很不快乐,不如天天拿十块钱来给您,可以听你讲好听的话。” 所以,父母讲话不要伤害儿童,要顾及他们的尊严。虽然父母为了生活,种种的辛苦,赚钱养家,种种的努力,为前途奋斗,压力也很大,不过人生就是要能负责任,要有忍耐的力量,否则日子不好过。我们学佛,最主要的就是学习承担的力量、忍耐的力量。所以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叫做“忍辱波罗蜜”,佛法中的忍是智慧,生忍、法忍、无生法忍都具足,对世间有透彻的认识,自然对世间的人情冷暖、好好坏坏、是非荣辱,都能放下。当一个人有了忍耐的功力,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遇到问题就会懂得用智慧去解决,而不是以自杀来逃避。 自杀是弱者的行为,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每一个生命的殒落,都是社会的损失,因此希望家庭与社会都应该加强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应予以更多的自由空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行,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让他们认识,生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每个生命都有与别人有共同的关系存在。例如,每个生命都与父母有关系,与家人有关系,与学校的老师及成就他的善知识有关系,乃至与国家社会有关系,所以不能认为生命是我自己的,我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每个人一定要顾念到父母、家人、朋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完全不顾念别人,这种人活著也没什么价值。 所以,今后我们的教育,希望父母、学校、社会,能多多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宣导,让儿童、青少年养成一种乐观的态度,养成一种开朗的性格,养成一种积极奋斗的人生观,我想这样才能帮助青少年立身于这个社会。 十一、刚才说到,一个人所以会自杀,大多是因为心灵脆弱,缺乏抗压能力。请问大师,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关照自己的“心”,如何才能增强自己心里的力量呢? 答:佛教讲:“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是人的主宰,心想好事,自然就能行善;心想坏事,行为自然偏差。一个人的心如果自私自利,每天只想自己,必然会缩小生命的空间。 话说有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姐,神情沮丧的在河边徘徊,刹那间鼓起勇气向河里跳入,噗通一声,河中溅起了浪花。老和尚刚好经过,赶紧将她救起来。谁知小姐非但不感激,而且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让我死,我讨厌你。” 老和尚问:“你为什么要自杀呢?”她说:“我长得很丑陋,大家都耻笑我、批评我、不喜欢我,我觉得活著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老和尚耐心的开导她:“人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自私的,只想到我自己,凡事为自己设想,但是那个自私的生命,刚才已经死了。另外,人还有第二个生命,是专为别人著想的,现在我已经把她救回来了。从现在起,你要改变你的思想、行为,随时随地的帮助人,为别人服务。” 丑女听了和尚的话,就开始行善,天天为别人服务,因此她的美名善行就传播乡里。由于大家都赞叹她,无形中心情愈来愈开朗,人也愈来愈清秀,最后也找到了如意郎君,结婚了。 丑女投河,由于老法师的一句话──“第一个自私为己的生命已死,第二个利人的生命可以再生”,因而开创自己的第二个生命。因此我们为人不能太自私,不能只想到自己,有时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多关怀别人一点。一个人只要能建立信心,发愿为人服务,当自己把生命的光热散发出来,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必然也能点亮自己的心灯。 其实,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帮助自己成长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正面的力量,像是父母家人的关心、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以及社会大众的助缘,让你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等等。另外还有一种负面的力量,就是有些人看你不顺眼,打压你、讨厌你、抵制你,这种力量往往也会让你奋发向上。就像皮球,压得轻,弹得低;压得重,弹得高。逆境、挫折反而让你发现自己原来可以更坚强。 不过,这种负面的力量很少人能懂。有句话说“少年得志”,其实未必见得是好,反而越早碰到困难,越容易坚强,越容易长大。但是,我们往往看不到这一面,就像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后,很多人一时没有办法接受这种负面的压力与困境,因此选择自杀。其实只要懂得转化,逆境可以帮助我们的成长,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更坚强。就等于再好的种子,如果没有肥料,也不能成长;即使是一朵莲花,也要有污泥,才能成长、茁壮。 所以,世间上很多的不如意,很多负面的逆境,在一个有作为的人看来,并不是障碍,反而是一种助缘。等于暴风雨过后,经得起考验的树木就会更加的青翠,乃至地震、土石流等一些天灾以后,可能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世间是无常的,地震、台风会摧毁房屋,破坏建设,只要我们的信心没有被打倒,我心中有主,心中有信仰,心中有力量,再大的灾难都会过去,明天都会变得更好。因此,每一个人要成长自己的智慧,成长自己的力量;有了智慧,就能看清世间的真相;有了力量,就可以再奋斗、再出发。 你看,蜜蜂、蚂蚁,或是小鸟,它们筑的窝被风吹倒了,它会再来一次,甚至一次又一次重来。小小的动物都有那种奋斗的毅力,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反而不如它们呢?所以,只要我们有信心,信心里有无限的宝藏,信心可以产生力量,而且这个力量还可以感染给别人,让别人也有力量来成就一切事。所以,人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自然会有力量。 十二、佛教是戒“杀生”的宗教,甚至连“杀心”都不能有。请问大师,“杀生”与“杀心”之间的关系、轻重、区分在哪里? 答:我们的身体、言语、念头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结果,有善有恶,另外还有一种叫“无记性”,也就是行为的当下没有善恶的念头。 其实,善与恶有时很难断定判别,有些行为有时看起来是凶恶的,细细推究它的情形却是救人的善心;有时看似助人济世的利行,却反而害了对方。譬如杀人本来是犯罪的,但是当一个无恶不作的歹徒被绳之以法,执行法律的刽子手快刀杀了他,这种行为究竟是善,还是恶的呢?当刽子手在处决犯人的时候,可能也会耿耿于怀:“上天也有好生之德,今天我又杀了一个人。”同样的杀人,歹徒的杀人是怀著凶残、暴戾的嗔心而杀人,而执行法律的杀手对于杀害的对象,没有深仇宿恨,只不过替国家执行一项除暴安良的工作,两者的动机不同,行为的结果自然也会大异其趣。 佛教非常重视心意犯罪的轻重,每一条戒相之中都有开、遮、持、犯的分别,犯同一条戒,因动机、方法、结果等的不同,导致犯罪的轻重与忏悔的方式也不同。如杀人时要具足“是人、人想、杀心、兴方便、前人断命”五个条件,才构成不可悔罪,这与刑法因重视犯意和犯罪事实而制定的犯罪构成要件、阻却违法要件的道理是相同的。但是佛教心意戒的积极意义,在要求个人自发地观照身口意的起心动念,防范不法于念头起时,较世间法更为彻底。 过去有一个小沙弥,夜晚走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师父知道以后责怪小沙弥说:“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阿弥陀佛,这样一来罪孽深重啊!你应该到后山跳悬崖舍身谢罪。” 小沙弥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祸闯大了,只好含泪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去到山后悬崖,往下一看,又深又暗,小沙弥心想:“跳下去,粉身碎骨,必死无疑;不跳呢,三涂受苦,累世轮回,业报逃不掉,这可怎么办呢?”小沙弥左思右想,真是进退为难,忍不住掩面痛哭起来。就在他哭得伤心的时候,有一个杀猪的屠夫经过,看到小沙弥跪在路旁痛哭,觉得奇怪,上前追问,小沙弥一五一十地把前因后果说了一番,屠夫听了,顿时悲从中来,悔恨万分的说: “小师父呀!你只不过是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悬崖自杀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屠来宰去的,满手血腥,这罪过岂非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重了。唉!小师父呀!你不要跳崖了,让我跳吧!应该谢罪赴死的是我啊!” 屠夫一念忏悔心生起,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正当他随风飞坠,眼看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不可思议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 这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涵义,正是显示修行忏悔的殊胜。一念的忏悔心有此功德,相对的,一念恶心想要置人于死,有时虽然没有行动,但这一念心就足以讲成犯行。 所以,我们平时不要有杀心,例如摔碗筷、摔桌椅、用力关门、冲撞墙壁等毁灭性格,慢慢养成以后,不是杀人就是杀自己。不管自杀、杀他,或是见杀随喜,都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佛教的杀戒,又称断人命,不仅包括自己亲手杀人,即使唆使他人杀人或劝说别人自杀,皆犯波罗夷罪。《梵网经》在止恶方面,尤其具体而又严格。以不杀为例,它不仅禁止杀人,亦禁止自杀,认为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亦算犯戒。若自己没杀人,亦未自杀,只是鼓励,指使别人去行杀业也不行。若自己没杀,也没指使,但赞扬别人行杀业,如此心有杀生之念,亦应禁止。也就是说,该戒不仅要求身业清净,也要求口业、意业清净,不然就是犯戒。 其实,宇宙万有都有生命,有的是肉体上的生命,有的是思想上的生命,有的是事业上的生命,有的是道德上的生命,有的是时间上的生命,其价值虽有不同,但都应该珍惜。例如,一件衣服,你能穿三年,总比穿三个月好;花在开放,一个月,假如您把他摘下,一天就枯萎了,这也是伤害生命;桌椅、板凳、沙发,你保护他,能用个几十年,最后甚至还能送到博物馆、古董店里,它的生命就能继续不断。 所以,广义言之,杀生不仅止于用刀杖加害,在日常生活中,恶言厉色也能伤人于无形,也会招致重罪。反之,有时虽有杀生之行,但无杀心,罪业也会比较轻。例如有些地方的居民,因为生活环境使然,必须靠捕鱼维生。他们虽以捕鱼为业,但没有杀心,反能时时提起慈悲心,果报也会有所不同。 另外也有些农药行的商人说:我们开药店,出售消除蚊蝇、蟑螂等害虫的药,有罪过吗?农夫也问:我们栽种水果,为了收成好,要喷洒农药,驱杀害虫,有罪过吗?当然,我不能违背佛法,打妄语说这些行为没有罪过。但是根据佛法,驱除蚊虫等,并不是很严重的大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主要是以“人”为对象,以杀人为严重,杀人,这是佛法所不许。但如果为了去除虫害,能够预防当然比杀害来得好,不过以人为本的佛法,为了生存,虽用农药,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即使受过戒律的比丘,犯了此过,依佛法上来说,也不过犯了“恶作”而已。“恶作”的行为,是可以用忏悔的力量加以洗除的,并不如杀人那样不通忏悔。 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中杀害生灵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很轻微,有些甚至无罪,最主要的是不能怀著嗔恨心而杀生,以嗔心而故意杀生,必然要堕地狱受苦。佛教之重视动机、存心,由此可见一斑。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

以老卖老成语名称以老卖老成语拼音yǐ lǎo mài lǎo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