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教所指的“世间”有哪些?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06 09:27:01
佛教所指的“世间”有哪些?佛教所指的世间有哪些?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杂阿含二三三经】(世间)【大正大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迹。谛听! 善思。  行世间有十二:  一世间乃至十八世间。一世间是一切众生以饮食而生存。二世间是名(Nama)、色(Rupa)。三世间是三受:苦(
佛教所指的“世间”有哪些?

佛教所指的“世间”有哪些?

佛教所指的世间有哪些?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杂阿含二三三经】(世间)【大正大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迹。谛听! 善思。

\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根据【增支部】三支所载,世间者,有三种:行世间(Sankhāraloka)、器世间(Okāsaloka)、和情世间(Sattaloka)。

\

  行世间有十二:

  一世间乃至十八世间。一世间是一切众生以饮食而生存。二世间是名(Nama)、色(Rupa)。三世间是三受:苦(dukkha)、乐(sukha)、不苦不乐(upekkhā)。四世间是四食:粗搏食(段食kabalinkarahara)、触食(phassahara)、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识食(vijn~a^na-a^ha^ra)。五世间指五蕴:色(Rupa)、受(Vedana)、想(Sa??a)、行(Sankhara)、识(Vi??anam)。六世间指六入: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七世间指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八世间指八世间法:得(labha)、失(alabha)、苦(dukkha)、乐(sukha)、称(pasamsa)、讥(ninda)、誉(yasa)、毁(ayasa)。九世间指九众生居:六欲天、初禅、二禅、三禅、无想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十世间指十入: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十二世间指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八世间指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些是行世间(Sankhāraloka)。如来一一皆知,故名为世间解。

  器世间:

  从铁围山Hlamava纵横二万三千四百五十由旬(yojana),周围三十七万三百五十由旬,地厚四那由他二万由旬(或说123,450由旬, 量24,000那由他(nahutas)由旬),在水上水厚八那由他四万由旬(或说量408,000那由他由旬),在风上风厚六十九万由旬(或960,000那由他由旬),是器世间界。又须弥山Sineru根(或说高168由旬,半数入海)。入海八万四千由旬,须弥山王以七宝缠,有七山(Yugadhara, Isadhara, Karavika, Sudassana, Nemindhara, Vinataka, Assakanna)围绕;上住四天王天神(Cattaro Maharajas)。又仞利天帝释宫;纵横万由旬,阿修罗宫亦复如是。阿鼻地狱亦如是。南阎浮提地(Jambudipa),西拘耶尼(Aparagoyana),纵广七千由旬,东胜神(Pabbavideha),北郁单越(Uttarakuru),纵广八千由旬,每一洲,各有五百小洲(Dipa)围绕,这是在铁围山之内;铁围之外中间,悉是地狱铁围无量。

  每一世界(轮云、宇宙Cakkavalas)均有一日五十(leagues0,一月49(leagues)。一个日光能照一世界,但是佛光能照所有大千世界。

  世界无量,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或说七海)交互绕之,四周之铁围山为外限是一世界(轮云、宇宙Cakkavalas),此世界一千之数是小千世界(Culasahassi)。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Mahasahassi)。 大千世界之数量为1000,000,000(一亿个宇宙)。所以佛以无量慧眼,遍知一切,故名为世间解。

  情世间:

  众生(Satta,Puggala)世间是指各类众生:地狱、畜生、鬼、非人、魔、天、梵天等。有地上的、水里的、天上的。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他们的大小烦恼,如来亦解,利钝根,善恶缘,应令知,不应令知,生不生,是名众生世间。如来亦解,是为世间解。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