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教中的一点宇宙观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04 09:22:32
佛教中的一点宇宙观徐进一、佛教向我们提示了至极广大的宇宙观。 1.地球是个扁圆的球体,运行于虚空。按《阿含经》等,皆言以须弥山为轴, 有四大部洲绕日而行。即有四个绕恒星旋转的星球,上面者有人类居住,有 生命存在。地球在其中,称南瞻部洲,即“阎浮提”,形状如庵摩罗果,略 为扁圆。科学直到最近两百年,才证明地球是个扁圆球体;而佛经中早在二 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2.佛经中指出,地球上有四大海洋,分隔陆地

佛教中的一点宇宙观徐进一、佛教向我们提示了至极广大的宇宙观。 1.地球是个扁圆的球体,运行于虚空。按《阿含经》等,皆言以须弥山为轴, 有四大部洲绕日而行。即有四个绕恒星旋转的星球,上面者有人类居住,有 生命存在。地球在其中,称南瞻部洲,即“阎浮提”,形状如庵摩罗果,略 为扁圆。科学直到最近两百年,才证明地球是个扁圆球体;而佛经中早在二 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2.佛经中指出,地球上有四大海洋,分隔陆地。地球上的大陆都是北广南狭, 故阎浮提人的脸形也与之相仿,是瓜子脸,下巴尖。见《楼炭经》等。 3.其余三个有生命的星体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东、西两洲 人的寿命约为我们地球人寿命的二倍半;北洲人是我们地球人寿命的十倍, 并都随着我们寿命的增减而相应变动。东、西两洲陆地形状是半月形,北洲 陆地形状是园形。将四大部洲圈起来,其中的范围叫做“四天下”,又名“ 小世界”。而佛教说的“大千世界”,共有百亿四天下,这是多么广大的宇 宙观!而现代科学也证实了此理。但其虽探测至外太空,尚未寻找到其余三 个有人类居住的星体,可见佛法的广大。而修行至初禅,即可在定境中看到 须弥山和四大部洲,佛之罗汉弟子,如目连等,一昼夜即可飞行遍四天下, 数尽其中的人民、动植物种类。可见圣境诚非凡夫所能想象分别。 4.每一大千世界,称为一佛土,有佛住世,教化众生。有的大千世界有千亿四 天下,有的有万亿四天下,大小不一。《华严》上说,有正世界,有侧世界, 有覆世界,有仰世界,差别万端;人民的身体、相貌也千差万别,有的头大 身小,有的多手多足,并有不同的寿命、名字、礼仪、住处......每一世界 悬浮于空中,下有风轮执持。所谓风轮,即是无形的强大引力。这是现代科 学所证明的。 5.世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从地狱直到他化自在天,色界从梵天直到 色究竟天,四空天为无色界。其中人民相貌、身量、衣着、寿命、受用等, 难以尽述,诸君可细研《三藏法数》,其中广引经论,有详尽记载。二、佛教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解释:从缘起生。 1.世界的成坏。佛教指出,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随缘而有生灭。缘,即是因 果。一切物质世界,(佛教中叫作器世间)皆有成、住、坏、空的变异。而 每一大千世界将坏时,先有巨大风轮起,从一国土旋至另一国土,其中一切, 从地狱至有顶天,皆悉散坏。而大千世界外,另有风轮,护住此世界,不使 其蔓延,否则,所有世界皆当损坏。而世界将成时,先于界内普兴大云,弥 满一切,接着普雨大雨,历时百千万亿年,然而因风力作用,虚空与水际渐 次分开,次有金轮执持大地,接着出现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三界依次建 立。 道教中虽有“混沌初分”的描述,基督教中亦有关于起世间描述,仿佛与此 相类,但那充其量,只讲了一个劫的成坏,而唯有得成无上正觉的佛,才能 彻底通晓三世的一切。 2.人的起源。在世界毁时,依次有火、水、风三灾。所谓“火烧初禅、水淹二 禅、风刮三禅”,是指世界火灾起时,一直能从地狱燃烧到初禅天,而其中 一切众生,业报未尽者,循业受报,或生他方地狱,或生他方边地;而业报 已尽者,或因定力,生光音天。等水劫毁灭二禅天时,众生再依次上升。水 灾退后,地面初现,上有地味,厚如乳酪,光音诸天为观新地,而从空下, 尝地味者,失却神通,久久尝之,身生粗皮(天人是没有皮肤的),接着生 骨。由多食地味者,相貌丑陋,因之而起妒忌、差别。欲心重者、妒忌甚者, 化为女人。由贪嗔痴渐厚重故,外在环境越来越坏,地味尽,地味所化之净 米亦渐粗劣,并渐渐不能自生。(其中细节甚多,难以述尽,详见《三藏法 数》)渐次建立善恶美丑,劳动、争夺,人中渐分出王者、隐士、士、农、 工、商。 3.当光音天诸人,因福尽故,下生大梵天时,先生之人,见后人纷纷下生,且 与己相貌一致,下界各类众生、物种渐次繁兴,以为是己之力,遂生大我慢, 谓:我生一切诸人,我是众生之父。 4.从究竟上说,每一大千世界的成立,皆有两个原因:一者,诸佛愿力,二者, 众生业力。谓诸佛欲取何土调伏众生,即方便成立何种世界;众生因受何种 业报,即生何种国土。如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的成立,是贤劫千佛的愿力, 也是我等众生的共业所感。当世界初成时,大千世界主--摩舍首罗王观见 世界海中生千朵宝莲,即知此劫中,当有千佛次第兴世。(见《华严》) 5.从究竟上说,生命的起源,即《楞严》所谓:“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圆妙, 圆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有漏微尘国,皆 因空所立”。本来法界无有生灭,连法界之名字亦无,全是如来藏性净明体, 广大周遍,湛寂妙明;但一念忽起,率尔无明,即《楞严》所谓“觉明为咎” 者,让我们成为众生,枉受轮回。但此理甚为复杂,难以尽述,怀疑惑之诸 君,可细研《楞严》,或可探知此理。真如此,则于佛法圣言量,不再怀疑 讥谤矣。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

以羊易牛成语名称以羊易牛成语拼音yǐ yáng yì niú成...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成语名称以管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