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佛度有缘人,怎样才算是有缘呢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9-04 09:22:21
我们经常讲,佛度有缘人,无缘的众生不会得到法益。所以在这里,主要讲具足缘分,尤其强调与此法有缘分。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有缘分的众生呢?要具备三个条件的修行者或者信徒,才可以学修这个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样的人和这个法有缘,这个法才能和他的相续相应,否则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那什么是有缘的众生呢?要具备;不贪三有之安乐,为使暇满身具义,勤依佛悦之正道这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不贪三有之安乐。

佛度有缘人,怎样才算是有缘呢

我们经常讲,佛度有缘人,无缘的众生不会得到法益。所以在这里,主要讲具足缘分,尤其强调与此法有缘分。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有缘分的众生呢?要具备三个条件的修行者或者信徒,才可以学修这个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样的人和这个法有缘,这个法才能和他的相续相应,否则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那什么是有缘的众生呢?要具备;不贪三有之安乐,为使暇满身具义,勤依佛悦之正道这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不贪三有之安乐。三有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叫三界。属于三有的法都是世间法,;不贪三有之安乐就是不贪世间的安乐与利益。如果对世间法有粗重的贪欲,或者有严重的贪念,就不能学修佛法,也不能来谛听这个法,更不能真正学修这个法。

对世间的贪欲、贪念,是修行上最大的一种障碍。现在很多人为了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东奔西走,奔波忙碌,根本没有空闲来谛听、学修这个法。因为他对世间的贪念、贪欲心太重了,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名闻利养等等这些世间法。很多人都是这样,根本没有心思修行,也没有这个空闲,所以,这样的人再劝请也没有用。

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这里要驱除这个障碍。真正想谛听、学修这个法,真正想得到解脱与成佛,一定要断掉对世间的贪念,不能太贪恋世间这些名闻利养等暂时的利益。

其实这个说难也难,对于我们这些凡夫来说很难。但是说不难也不难。我们现在还是不明理,还是不知道事实的真相。若是真正明白了,就像我经常跟大家讲的一样,我们真正有发心、有修行,世间的这些利益,不用特意求,也不用特意修,自然而然就会有。我们的发心、修行就像火,你把火点上,世间的利益就像灰,自然而然就有。所以说对世间不能有太多的贪念,也不能有那种特别粗重的贪欲。这个一定要注意!

第二个是;为使暇满身具义,让暇满的人身具足意义。大家要真心思维,人身非常难得,不是一般的难得。我们既然得到了就要珍惜,不懂得珍惜人身的人,不懂得珍惜暇满人身的人,不是此法的法器,也不是有缘的众生。所以这个也很重要!

真的懂得暇满人身珍贵,这样的人才是此法的法器,才算是有缘的众生。我们现在不知道什么叫暇满人身,还不了解它真正的作用,不知道它的珍贵,也不会启发它真正的本能。所以我们现在不学修佛法,以吃喝玩乐来虚度这个人身,以这个人身来承办世间暂时的利益。——就像拿真正的如意宝来做一些无益的事情,拿金子换馒头,拿珍宝换牛粪一样。这是最愚笨的人,也是最可惜的人。

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人身,以人身来承办解脱的利益,承办众生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珍惜人身。懂得珍惜人身的人才是具有缘分的人。

在这里,宗喀巴大师也是劝请这样的众生来谛听这个法,来学修这个法。这样的话一定能得到法益,一定能够解脱,能够成佛。

\

第三个就是;勤依佛悦之正道。对正法、对佛法有欢喜心,有坚定的信心,这是佛悦。佛悦之正道是什么?就是让我们解脱的方法,就是让我们通达彼岸的大道,就是佛法,就是正法。若是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对佛法没有坚定的信心,就不是真正的法器,也不是此法的法器。所以在这里没有劝请这样的人来谛听!

因为没有缘分、没有福报、没有根基的人来谛听、来学这个法,没有用,没有意义。他们不能得到佛法、修法的利益。这样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会有一些罪过。因为他们也不懂这些道理,对此法也没有信心,还容易生起邪见;或者容易对此法进行诽谤。这样还不如不让他们来谛听,还不如不让这样的人来学修。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能具备这三个条件、具备这三个功德的人,才是此法真正的法器,才是真正具足缘分的有缘众生。

在这里我们要反省,要考虑,要观察:自己是不是此法的法器?是不是有缘的众生?今天我们虽然来到这里,在表面上听闻、学修这个法,实际上有没有具备这三个条件?如果没有具备这三个条件,如果你的相续还没有成熟,因缘还没有具足,你不会得到此法的法益,也不会得到这些功德和利益。

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若是自己真的还没有成为此法的法器,没有真正成为有缘的众生,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尽快让自己变成此法的法器,让自己成为与此法有缘的众生。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法益,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和功德。不要怀疑此法,都要反省自己,观察自己。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

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

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君。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