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从无明大梦中觉醒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9 09:33:39
何为无明到寺院里来,就是要让自己觉悟,圆满的觉悟,就是佛;不圆满的觉悟,是菩萨。我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烦恼、无明。什么叫做无明呢?《圆觉经》说:;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无明,就犹如一个迷路的人,

从无明大梦中觉醒

何为无明

到寺院里来,就是要让自己觉悟,圆满的觉悟,就是佛;不圆满的觉悟,是菩萨。我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烦恼、无明。什么叫做无明呢?《圆觉经》说:;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无明,就犹如一个迷路的人,走路迷失了方向;一个开车的人,在路上却找不到出口。

;我在哪里?

人认为身体是自我,从外在讲,能看到一个有形有相的躯体,有手、有足,四肢、五官,会认为说这是;我的身;从内在讲,自己的种种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得到,认为这是;我的心,这个身心合起来,就是;我;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这种观点是我的,身体是我的,这种思想是为我所有的,就是;我所。

除了这个身心的假合外,有没有个我?这几天大家就要去参悟这个问题。

幻觉的世界

比如我们有眼疾,看到很多花朵或很多个月亮,其实都是不实在的,正常人的眼睛看不到,但我们却能看到它的生、住、灭,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幻相、假相。众生认为有身、有心,就会引发出很多问题:身体的生老病死、心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这就导致了轮回。其实,佛教说,这些也都是虚幻的,佛菩萨看我们看得很明白。眼睛的幻觉时间很短,我们能够察觉出来;如果把这个时间拉长,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世界也是天翻地覆。

无我与听闻

我们认为;我是不会变化的,能够主宰自他,实际上,我们不仅不能主宰别人,也不能主宰自己。

比如,现在大家在这里听我讲课,有没有个我呢?没有我,如何听课呢?若有我,又怎么听呢?古时候有一个大学士去参访一个禅师,禅师一直往他的杯子里倒茶,水一直溢出来,他终于忍不住说:;水都流出来了!禅师说:;是啊,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空掉的话,怎么能听懂我的话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往往自己有了一个主意,然后以这种心去听别人说话,实际上根本没有听明白,只是把自己的想法附加在别人的话上,听错了。我们常常容易以自己的名言体系、价值标准、经验来认识别人,大家都这样做,就造成混乱。

人生如梦

到寺庙里来,就是要认识无明。就好像我们做梦一样,有时醒了还会记得梦里的情形。佛菩萨看我们也是在做梦,只是时间长短不同。我们做梦也能也就6分钟、8分钟,佛菩萨看我们,是60年、80年人生如梦,是不是让人觉得很没有意义,很悲观?这不是佛教的主张。佛教认为,一切都可以改变,做梦,也有一个做梦的主人翁。我们人活在世间,要怎么去活?我们对朋友常常祝福;祝你做个好梦,我们的人生也要如此,要好好地过。那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轮回就不好,超越轮回就是好。黑夜、白天;清醒、糊涂;工作人这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都是在轮回,佛教就是要回答人为什么轮回,如何才能超越轮回。我们睡着时和清醒是同一个人,如果我们在生死问题上也能认识到是同一个人,就能够超越轮回。

学习智慧,观照生命

\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本质,就好像从睡眠中清醒过来,生命会有什么不同?

我们平常接触外境时,能够有一种直观的感受,冷、热等等,我们内心深处去转一个念头,这种感觉就不同了。比如有人说你不好,你内心深处认为对方是对我好,就比较容易接受;如果认为别人是在骂自己,反应又不同;比如吃饭,你内心深处认为:太难吃了!但是一转念,又想:其实还是吃得下去,感受又不一样。我们知道自己该选择那种念头,但往往选择错误,选择错误的念头,就等于选择了错误的结果。破迷开悟,就是要选择正确的道路,得到正确的结果。

这就需要智慧,智慧是一种观照力、思维能力,是圣者的经验,我们来寺庙就是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如果认为自己的见解都是正确合理的,就不会去学更好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需要去学习,一旦认为自己是对的,就是一种执着,执着于我、我所,就不能进步。一个非常主观的人不容易进步,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却没有能力来接受别人给我们的帮助,这种主观,本身就是一种执取,我们常常把这种执取传递给别人。

解读无常

无常就是不落二边:没有常,没有断。我们常常说:;不是东就是西,这是很有问题的,不是东,还可能是东南、东北我们在现实生活常常认为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无法深入分析,总是用一个简单的对错来判断,这都是堕入两边。

有人认为:我不会死,会一直好好的,这就是常见;有人认为:反正今天过来了,管他有没有明天,享受今天,不去考虑后果,这就是断见。其实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常见、断见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佛教认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生灭法是非常被动的,寂灭就是灭掉了;生、灭,于是就达到了不生不灭的状态,就是涅槃。一切法的本质都是不生不灭的,现象都是生灭的,我们执着于现象就悟不到不生不灭的状态。生灭法只能带来暂时的快乐,不究竟、不永恒,因为它是变化的,不是单一存在的,是无常的,不能主宰的。

我们不知道这些道理就是无明,不懂得佛法就叫无明,拥有了佛法的智慧才有办法来改善。

改变因缘,改变结果

\

无明,就一直在创造错误的因缘。因缘就是和合,比如煮饭,水与米的因缘和合了,就能煮成粥、煮成饭。因缘就是无常,因为它是会变化的,当你煮饭时水加多了,本来准备煮干饭的,就煮成粥了;本来准备煮粥的,水放少了,就煮成了饭,因缘变化,结果就变化。人也是一样,都是会变化的。我们要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就要去创造因缘、改造因缘,人的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是自己的因果。所有的因果都是缘起的组合,所有的缘起都是会变化的,善的可能变成恶的,恶的也可能变成善的。

人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相续的假合、因缘的组合、因缘的和合。假合、组合、和合,这三者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参加法会,被上位分到某个组,你不愿意去,但这样分了,也只能去,被组合到这个组;如果大家十几个人从四面八方来,分到一个组,大家都很欢喜,都很发心,这就是和合;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组成一个组,法会结束后又离开,就是假合。为什么有这些不同?因为有不同的因缘,只要在因、缘上改变,果就改变了。我们不知道这些因缘,或者知道了改不了,知道了没有改,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没有办法改变,没有光明的力量。

祝愿大家都破迷开悟,获得智慧,破除无明!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成语名称以紫乱朱成语拼音yǐ zǐ luàn zhū成...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

以索续组成语名称以索续组成语拼音yǐ suǒ xù zǔ成语...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