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仁义师太肉身舍利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8 09:34:21
仁义师太肉身舍利  仁义师太简历  仁义师太(19111995),俗名姜素敏,东北人(辽宁沈阳人,或吉林通化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娘家,一个是婆家)。姜素敏结婚后没有生养子女,不久丈夫因病去世了,婆家即对其冷淡极了,姜素敏饱尝人情淡漠,遂生出家之念。1940年秋,姜素敏赴山西五台山,在显通寺落发出家,取法名仁义。出家后,仁义师太一心向道,潜心修持,深入经藏,农禅并重。因为仁义师太懂得医道,因而在1
仁义师太肉身舍利 \

  仁义师太简历

  仁义师太(19111995),俗名姜素敏,东北人(辽宁沈阳人,或吉林通化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娘家,一个是婆家)。姜素敏结婚后没有生养子女,不久丈夫因病去世了,婆家即对其冷淡极了,姜素敏饱尝人情淡漠,遂生出家之念。1940年秋,姜素敏赴山西五台山,在显通寺落发出家,取法名仁义。出家后,仁义师太一心向道,潜心修持,深入经藏,农禅并重。因为仁义师太懂得医道,因而在1942年入医学院学了几年中医。解放后,党的宗教政策是教育改造,因而仁义师太就返回原籍。190年朝鲜战争爆发,仁义师太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于1951年随军奔赴朝鲜。在朝鲜的3年里,仁义师太吃尽了千辛万苦,抢救医治了无数伤残军人。1953年底仁义师太从朝鲜回国,被安排在吉林通化206军医院。1954年被派往沈阳大南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1958年调入环城卫生院。1963年,仁义师太回通化市老站前自办诊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仁义师太于1982年再度赴五台山,在塔院寺受具足大戒。同年重修南山寺。1983年,仁义师太朝礼九华,见九华山清静秀丽,一派佛国圣城的景象,便决定在此常住。她先后住过甘露寺、菩提阁等寺庙,最后驻锡通慧禅林,并倾其所有,修复寺庙,重振通慧道场。通慧禅林修复后,仁义师太不顾年高,又外出弘法行医。她赴邯郸、奔石家庄、走浑源,上五台。一路修庙,一路行善,一路结众生缘。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那特定的历史时期,宗教政策并不宽松,仁义师太以她特有的修持方式,认真工作,勤奋劳动,不图名利,不计得失,行医看病广行善事,顺逆境中自净其意。1995年4月,仁义师太从五台山返回九华山通慧禅林。同年农历10月初7晚圆寂,享年85岁。

\

  示寂之际

  1995年初冬,仁义师太自知尘缘将尽,法身渐肥,便对一直侍随在身边的思尚法师说:我就要去了。我死了以后,不要火化,要给我坐缸保存。思尚法师说:行。你如果成就肉身舍利,我给你贴金供奉。仁义师太满意地笑了笑,又说:末法时代,念佛要紧,不造恶因,勉受苦报。我知道你很不错,我走了之后,通慧禅林就托付给你了。思尚法师一一应诺。农历十月初一日,仁义师太开始自行停食,每天只喝几杯白开水,尔后拉肚子,自我清洗肠胃。这期间,她不打针,不吃药,虽几天不进食,但思维清晰,精神状态良好,只是身体乏力,卧在床上静参。停食第7天,1995年农历10月初7日晚,老师太脸带微笑,面目慈祥安然示寂。思尚法师便依照仁义师太遵嘱,按佛教仪规将其坐缸。

  仁义师太开缸

  1999年1月2日(农历98年11月15日),对九华山通慧禅林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3时,住持比丘尼思尚法师小心奕奕地打开仁义师太的坐缸,见圆寂已三年零两个月的师父稳稳地端坐在缸里。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清晰,装缸时穿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思尚法师十分小心地剪去裹在仁义师太身上的厚厚的衣服,见老师太身体干缩,体肤完好,长长的指甲结实地长在指头上。摸摸老师太的身体,腰间和臀部还有弹性。更令人惊奇的是,老师太的女性特征已无痕迹。乳房消失,胸部平整,下身长合无痕。当初入缸时平放在腿上十指相向的手印已有变化,右手稍有提高,且拇指与食指相抵,作捻针状。思尚法师惊叹不已。的确,仁义比丘尼肉身不腐,且形象如此完好,不但是通慧禅林的大喜事,也是九华山、是佛教界的大喜事。从佛教史上看,修成肉身舍利的比丘已是十分罕见,而比丘尼修成肉身菩萨者,古今中外佛教界尚无记载。真正稀有,仁义师太肉身舍利现供奉于通慧禅林。

  仁义师太的相关资料:

  巨款的来去

  1983年,仁义师太来到九华山时,携带了不少的钱。这钱是老师太几十年来挖草药、做药丸、走村穿巷,行医看病,一分一角积攒起来的;是当志愿军的津贴、在医院工作的工资、下放在农村劳动的工分钱积累起来的;是她卖掉自己的农产变换而来的;是她一生辛苦劳动、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老师太来九华山,先是住菩提阁,当时是与宽修师太打同参,宽修住楼下,仁义师太住楼上,因楼上楼下香火相差很大的关系,二人不时斗嘴,每次斗嘴后,仁义师太就买一尊大肚弥勒,借以学忍。后来她看中了通慧禅林这块宝地。

  通慧禅林,环境清幽,意境古雅,他背倚东崖巨峰,面朝地藏塔墓,四周古木参天,院前溪水潺潺,曲径而通幽,鸟语伴花香,是一处修身养性、自度度人的好地方。但禅院因年久失修,残墙断壁,破烂不堪。老师太感叹之余,发下心愿:尽自己最大心力,重修古寺,重振道场。1986年,76岁高龄的老师太,四处奔走,办理各种报批手续,操办各种建筑材料,亲自监督工程质量。这期间,她每天还要接待患者,有时一天要给十余位患者配药。老师太以她超乎寻常的愿心和毅力,凭着三寸小脚支撑起七、八十岁的身体,内外忙碌,苦心经营。经过两年多的操持,通慧禅林修葺一新,宝地重光,道场复兴。老师太为了这座古寺耗去了毕生的劳动所得,这与用十方的钱财筑起的高寺大院相比,其意义自然不同。她留下的不仅是一个禅林,而是爱教忘我、爱寺忘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佛教巨大的精神财富。

  左手腕的枪伤

  仁义师太不仅是一个忘我的爱教者,更是一个无畏的爱国者,她手腕留下的枪伤,是她爱国报国的永恒印记。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仁义师太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随军奔赴条件极其艰苦的朝鲜战场。在战场上,她是不拿枪而拿手术刀的特殊军人,为了抢救伤员,她住地洞、卧雪地,冒着枪林弹雨,迈着从小裹伤了的小脚,不分昼夜地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忙碌。有一次,她在前线抢救伤员,一颗子弹飞来,打穿了她的左手腕。她忍住疼痛,口念大悲神咒,用纱布简单地包扎一下伤口,又投入抢救伤员,解救他人痛苦的特殊战斗。在朝鲜的3年里,仁义师太九死一生,挥汗流血,全身心地去爱国报国。她以她的血汗告诉我们,她爱教更爱国,她是一个讲慈悲重修持的比丘尼,更是一个知恩图报责任心强的好公民。

  一副石磨盘

  仁义师太念佛一生,行医一生。念佛求解脱,行医解脱人。

\

  在她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无论她走到哪里,身边总是带着一副特殊的医疗器材--石磨盘。这副普通的石磨盘,约近两百斤重,是她碾制草药的重要工具。当她在一个地方安塌下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各种中草药,然后用石磨碾粉,配制各种药丸。她带着石磨盘从东北来到九华,又带着石磨从九华到邯郸、石家庄,到山西浑源,以后又到五台山,再从五台山带到九华山。石磨盘随仁义师太行程万里,制药无数。出门在外,石磨子又笨又重,还是不要带吧。行前,她身边的人总是劝她。带着,带着,她操着东北口音,爽朗地回答。丢在这里闲着多可惜,到了新的地方,就是去买,也不是说买就能马上买得到的。病人,哪里都有,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病,用药,也要根据病情随时调制,没有石磨子,我怎么去制药?。你又不是缺钱花,就不要那么辛苦了,又是制药,又是看病。见她那么辛苦,她身边的人劝到。仁义师太总是爽朗地笑着说:看病就是看病,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我出家干什么?好人不知病人苦哇,健康才是福份,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你心里好受么?原来,仁义师太是不忍心看到人家生病,不愿意看到人间有痛苦。谁痛苦,她老人家心里就难受,谁愉快,她老人家也跟着高兴。她带着石磨走南闯北,以自己的心力,给人家带去幸福。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正是大乘菩萨济世度人的精神。

  日日诵经 长持白斋

  仁义师太自出家以后,严持戒律,难行能行。她的日常功课主要是金刚经和大悲咒。无论是在朝鲜战场,还是文革前后在乡村行医,还是晚年朝山礼佛住持寺院,有意无意、有空没空,提起或不提起,大悲神咒总是不离心口。大悲咒与她身心已经融汇,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超然境界。除持咒以外,每日临睡前,老师太最少诵金刚经一遍,并且口诵心行。在日常生活中,随缘自在,无著生心。老师太诵经持咒,一门深入,是以严持戒律为基础的。出家后,她在严持比丘尼戒的基础上,加持白斋。即一切饮食,不用食盐,民间又叫吃淡斋。清水寡淡的菜汤,一般人吃一餐也受不了,可老师太一持就是几十年。她的肉身能金刚不坏,自然顺理成章。

  仁义师太的一生,看似平凡,实际是极不平凡的。她的感人的小故事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她留下的巨大精神遗产也是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准确的。纵观她平凡而传奇性的一生,无论是入世行医,还是出世求法;无论是外行善事,还是内修密行。事事人之楷模,处处为人师表。她是比丘尼的骄傲,也是九华山的骄傲,更是中国佛教界的骄傲。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成语名称以简御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豹成语名称以管窥豹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bào成...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5日...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