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人间佛教的经证 五种非人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24 09:29:11
五种非人

  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增一阿含经》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沈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因此,反过来说,做人应该具备下列四种基本条件:  一、随喜结缘
  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着“缘”来维持,因此,人必须懂得结缘。结缘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财物结缘,用言语结缘,用力量结缘,用智慧结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以表情结缘,还要有一颗随喜的心。有一种人在大家欢喜同乐的时候,总是在一旁冷眼观看,不喜不笑,这种人连些微快乐都吝于布施,那里还算是人呢?身为团体中的一份子,不但应该随众随喜,还必须广结善缘,与大家携手共创一个和乐的社会。  二、慈悲应世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又说:当路人看到孩童掉落井中,第一件事就想到如何去救他,而不是考虑他是不是我的孩子。这种恻隐之心就是慈悲的表现。因此,当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如果不能发起一点同情心给予对方一臂之力,就不像一个人。做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但应该帮助同类,更要体会物我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不愧为万物之灵。  三、闻过能改  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知道反省改过,懂得求取进步。古德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还没有到达佛陀那样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地,必定会有缺点过失,所以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指正时,应该欢喜接受,但是有一种人不但不知道回头转身,甚至推诿塞责,迁怒别人,这种人不求进步,不算是个人。浪子回头,万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有闻过则喜,改往修来的人,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四、与人为善  人类的文明之所以能一日千里,是靠着无数人的心血智慧共同成就。然而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人不知道集体创造的美妙,听到别人做好事,不但不给予助力,反而讥讽毁谤,想尽办法把对方打倒,这种人对于人类社会不但没有贡献,反而有害,那里还像个人呢?是人,就必须随喜赞叹,与人为善,为造福世界而彼此合作,团结一致。人道若有亏,一味妄求佛道,无异缘木求鱼,我们应该时时检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否能远离“非人”之过。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