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快诵网
标题

不拒绝孩子的付出

来源:大悲咒快诵网作者:时间:2019-08-09 09:35:04
我小的时候,老爸常说一句俗语“老猫房里睡,一辈留一辈”。老爸很重视家族精神的传承,他认为很多东西并非遗传,而是在言传身教间悄无声息地传递。现在回想起来,老爸的某些做法,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基于苦心积虑的设计。爸爸常常给我们讲奶奶这一生多么不容易。他讲故事很动感情,说起奶奶年轻时的辛酸往事,听的我们唏嘘不已。可惜奶奶被气管炎困扰了十多年,五十几岁就过世了。爸爸当时每隔几天就步行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给奶奶

我小的时候,老爸常说一句俗语“老猫房里睡,一辈留一辈”。老爸很重视家族精神的传承,他认为很多东西并非遗传,而是在言传身教间悄无声息地传递。

现在回想起来,老爸的某些做法,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基于苦心积虑的设计。

爸爸常常给我们讲奶奶这一生多么不容易。他讲故事很动感情,说起奶奶年轻时的辛酸往事,听的我们唏嘘不已。可惜奶奶被气管炎困扰了十多年,五十几岁就过世了。爸爸当时每隔几天就步行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给奶奶抓药,早早地走,掌灯时分才回来,马不停蹄地走一天,就是为了奶奶早点吃上药,少一点痛苦。这些故事和情感深深地铭刻在我们这些幼小孩子的心灵深处。

关于如何对待爷爷,老爸没怎么语重心长地教导过我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倒是做了一些铺垫。有时候,他会买些好吃的东西,打发我们给爷爷送过去。我至今都记得,有一次爸爸买了好多东西,装在一个很大的袋子里面,我当时个头挺小的,背着给爷爷送去的。在路上,别人好奇地问里面是什么,我就特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给我爷爷买的好吃的!他们夸我懂事,脸上是羡慕的表情。爷爷自然是眉开眼笑,我们爷俩打开尝了尝,其他的放进柜子里。当时爷爷在老叔家住,如果我们家做爷爷爱吃的饭菜,或者来客人,老爸就让我去请爷爷来吃饭,并且告诉我,以后这件事就归我管了,不用请示。这是我特愿意做的一件事,我还真尽职尽责,执行的绝对到位。我对爷爷爱吃的东西了如指掌,有一次我家连续吃了好几次煎饼,我要去请爷爷过来,老妈说今天家里没什么菜,再说你爷爷都吃好几顿了,今天就不去了吧。我当时特较真:可是他没吃今天这顿啊,再说了,我爷爷又不是外人,吃咸菜也行。老妈不再阻止我。还有一次,我家买了一汽车煤,送到家里已经深夜,我们招待司机吃饭,我要去请爷爷,老爸说你爷爷早吃饭了,估计都睡了,算了吧。我坚决不同意,老爸也不拦我,问我敢不敢去,我很肯定地说“敢”。我拿了个手电筒就出了门,离爷爷家虽然只有几百米,但路上一片漆黑,当时很多家的狗都不拴着,夜里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我就遇到了好几条,还好它们嘴下留情。爷爷果然睡了,他听说我自己来的,吓坏了,连说“狗咬着你可咋办”?我当时只有八岁,现在想起来我自己都后怕——万一哪条狗心情不好……

有时候亲戚朋友夸我们家对老人好,爸爸就把功劳推到我们这些小孩身上。他说,我们家这几个孩子对他爷爷好着呢,根本不用吩咐,只要见家里有客人,你就等着吧,一会准把老爷子请来,家里做他爷爷爱吃的东西也一样,哪一顿都不能落下……上面的两个例子爸爸时常提起,所以我至今还记得。

每次去请爷爷,我们爷俩走在路上,村里的老人都很羡慕,总是用玩笑的语气和爷爷打招呼:哟,这老爷子今天又有请啦!

\

亲戚的夸赞,爸爸的肯定,村里人的羡慕,再加上爷爷的欣慰,使得我们这些孩子对爷爷越来越好。

等我到外面读书,有了点自己的零用钱,我就省吃俭用地攒下来,每次放假都给爷爷买点东西,爷爷的指甲刀、挖耳勺、钥匙链、手电筒、扇子、收音机等等的小物件,都是我给他买的,爷爷把这些东西当宝贝一样,一直用到过世。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给爷爷买零食,他爱吃麻花之类的东西,我每次都给他买,看着爷爷吃,比我自己吃都香。

等我叔叔的孩子长大,对爷爷也是一样的好,有一次我见陶然正跑着玩呢,见到爷爷,什么也不说,就把他口袋里的零食一把一把地放在爷爷手心,转身又和小朋友玩去了,他当时也就三四岁,我在旁边看着好感动。

常听身边的人慨叹“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是,我们也见过养了儿还不知父母恩的,我想,孝顺这件事,需要在生活的细节中教会孩子。

一、赋权给孩子。其实,我的很多教育方法是从老爸那里学来的,比如说赋权。很显然,如果他每次都吩咐我去请爷爷,我未必乐意,比如正玩得热火朝天,才不想中断手中的游戏,说不定还不耐烦。但老爸把这个权力完全交给我就不一样了,一个小屁孩,忽然觉得自己无比重要,仿佛大权在握——爷爷吃得好不好,全看我的啦!这也间接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爷爷不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最爱吃什么,我都特清楚。后来我总结了一点:如果合理地给小孩一点权力,他绝对不会把它糟蹋了。

二、间接赞赏的力量。说实话,老爸在亲戚朋友面前夸奖我们孝顺,真是特别受用,那感觉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如沐春风!这些赞赏像长了腿一样,在亲戚中间流传,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遭到”夸奖,于是更卖力地对爷爷好,如此形成了一个赞赏的循环。

三、身教胜于言传。身教如何重要,已经是老生常谈,这里略过。我关心的是,身教是怎么发生和延续的,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以孝顺这件事来说,如果老爸仅仅是赋权给我们,或者买点东西给爷爷,我们未必会对爷爷有那样深厚的感情。听说爸爸十八岁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许多的困难都是他独自面对。那时候爷爷才四十二岁,就此退休,当了三十年甩手掌柜的。在我看来,爸爸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爷爷不再费心劳神,这是最大的孝顺。是父亲的行动感染了我们。

四、不拒绝孩子的付出。爷爷就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头,但他有个无人能及的优点:孩子对他的好,他照单全收!我们请他吃饭,他从来不说不去,如果哪天没请他,他也不介意。就算三岁的孩子给他零食,他也乐于接受,安心享用。我读书的时候,也没多少零用钱,但我给他买东西,他从来都是特开心,珍惜的不得了。当然,他也嘱咐我下次别买,我才不听呢。我曾经和好多老人说起爷爷的做法,他们都说做不到,因为不忍心。我就反问:你忍心拒绝孩子吗?就算以爱的名义,那也是拒绝,孩子也会有挫败感。三番五次之后,孩子也就不再事事想着父母老人。说句很残忍的话,孩子不孝顺,父母也要反思,是否教过孩子怎样孝顺老人,是否给了孩子孝顺自己的机会。

五、爱人的能力。表面上看,受惠于孝顺的是长辈,其实,这也在发展孩子爱人的能力。我们对爷爷好,爷爷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我们忍不住对他更好。那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共同体验了人性中温暖的力量,这些体验告诉我,对别人好,自己不一定损失什么,相反,还能创造一个温情脉脉的世界。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恻隐之心,...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

恶之者众则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之者众则危。...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悠悠苍天...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悖...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

恶有衅,虽贵罚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恶有衅,虽...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